有关飞机的最大无油重量,以下正确的是( )。
A、飞机机翼的结构强度是决定最大无油重量的主要因素
B、飞机的最大无油重量由基本重量和最大业务载量组成
C、飞机未加燃油时不得超过所规定的最大无油重量
D、以上全对
有关飞机的最大无油重量,正确的是( )
A.飞机机翼的结构强度是决定最大无油重量的主要因素
B.飞机的最大无油重量不影响飞机的最大业载
C.飞机在未加燃油时可以超过所规定的最大无油重量
D.以上全对
“失速迎角”就是“临界迎角”,指的是
A.飞机飞的最高时的迎角
B.飞机飞的最快时的迎角
C.飞机升力系数最大时的迎角
2015年3月9日.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从阿布扎比起飞开始首次环球航行,计划环球 旅程为五个多月。途中经停我国的重庆和南京,受到航空迷的持续关注。据此回答12—14题。
飞抵重庆后,飞机启程南京的时间被屡屡推迟,其原因可能是( )。查看材料
A.长江中下游受到梅雨带影响
B.四川盆地处于反气旋控制下
C.重庆连日阴雨,不利于起飞
D.南京地区遭受台风的袭击
答案:C
解析:
飞机在3月9日飞抵重庆,时为春季。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出现在每年的6月,排除A;每年的7、8月份四川盆地处于反气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出现伏旱天气,排除B;南京地区遭受台风是在夏秋季节,排除D;重庆处于北半球亚热带内陆地区,空气潮湿,云雾多,有可能是由于重庆连日阴雨,不利于起飞。故选C。
2015年3月9日.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从阿布扎比起飞开始首次环球航行,计划环球 旅程为五个多月。途中经停我国的重庆和南京,受到航空迷的持续关注。据此回答12—14题。
飞抵重庆后,飞机启程南京的时间被屡屡推迟,其原因可能是( )。查看材料
A.长江中下游受到梅雨带影响
B.四川盆地处于反气旋控制下
C.重庆连日阴雨,不利于起飞
D.南京地区遭受台风的袭击
答案:C
解析:
飞机在3月9日飞抵重庆,时为春季。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出现在每年的6月,排除A;每年的7、8月份四川盆地处于反气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出现伏旱天气,排除B;南京地区遭受台风是在夏秋季节,排除D;重庆处于北半球亚热带内陆地区,空气潮湿,云雾多,有可能是由于重庆连日阴雨,不利于起飞。故选C。
摘要:(2015兰州中考)读飞机“不喝油”也能飞阅读附答案(2015•兰州中考)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飞机“不喝油”也能飞王远“阳光动力2号”正在进行为期5个月的环球之旅。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自3月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航以来,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这架“不喝油”的飞机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它拥有72米宽的翼展,比波音747飞机多出了近4米,重量只有2.3吨,仅相当于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重量。这架太阳能飞机的“动力之源”是机身上的1.7万多块太阳能电池,这也是“阳光动力2号”的最大亮点所在。这些太阳能电池直接平铺在巨大的机翼上,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是135微米,仅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由其储存的电量可供“阳光动力2号”昼夜飞行,不需要一滴燃料。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仅有300年历史。1974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行,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此后40余年间,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阳光动力2号”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远大
2015年3月9日.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从阿布扎比起飞开始首次环球航行,计划环球旅程为五个多月。途中经停我国的重庆和南京,受到航空迷的持续关注。据此回答题。
{图}
飞抵重庆后,飞机启程南京的时间被屡屡推迟,其原因可能是( )。查看材料
A.长江中下游受到梅雨带影响
B.四川盆地处于反气旋控制下
C.重庆连日阴雨,不利于起飞
D.南京地区遭受台风的袭击
答案:C
解析:
飞机在3月9日飞抵重庆,时为春季。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出现在每年的6月,排除A;每年的7、8月份四川盆地处于反气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出现伏旱天气,排除B;南京地区遭受台风是在夏秋季节,排除D;重庆处于北半球亚热带内陆地区,空气潮湿,云雾多,有可能是由于重庆连日阴雨,不利于起飞,故选C。
2015年3月9日.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从阿布扎比起飞开始首次环球航行,计划环球 旅程为五个多月。途中经停我国的重庆和南京,受到航空迷的持续关注。据此回答12—14题。
从缅甸曼德勒飞往我国重庆途中,飞机飞行高度一度保持在三千多米,此时最可能遇到的状况是( )。查看材料
A.青藏高原上空的强辐射和低温
B.横断山脉气流的“狭管效应”
C.云贵高原上空遭遇冷空气南下
D.四川盆地上空的强对流天气
答案:B
解析:
从缅甸曼德勒飞往我国重庆途中,飞机飞行高度一度保持在三千多米,说明飞机在中纬度地区的对流层飞行,而飞行中没有经过青藏高原,故A错误;飞行中经过了横断山区,由于横断山区的山脉山河相间,南北纵裂分布,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人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故B正确;由于北部高大的南北走向的山地的阻挡,云贵高原受到南下的冷空气影响的几率小,故C错误;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对流越旺盛,而此时是3月初,地面温度较低,四川盆地上空强对流天气出现的几率较小,故D错误。
2015年3月9日.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从阿布扎比起飞开始首次环球航行,计划环球 旅程为五个多月。途中经停我国的重庆和南京,受到航空迷的持续关注。据此回答12—14题。
飞机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7时12分(东四区时间)起飞,12小时后降落在阿曼的马斯喀特。飞机降落马斯喀特的北京时间为( )。查看材料
A.13月9日19时12分
B.3月9日20时12分
C.3月9日23时12分
D.3月10日0时12分
答案:C
解析:
飞机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3月9日7时12分(东四区时间)起飞,12小时后降落在阿曼的马斯喀特,降落时东四区的时间为:7时12分+12小时=19时12分,北京时间为东八区时间,比东四区早4小时,应加上4小时,此时北京时间为3月9日23时12分,故C正确。
2015年3月9日.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从阿布扎比起飞开始首次环球航行,计划环球 旅程为五个多月。途中经停我国的重庆和南京,受到航空迷的持续关注。据此回答12—14题。
从缅甸曼德勒飞往我国重庆途中,飞机飞行高度一度保持在三千多米,此时最可能遇到的状况是( )。查看材料
A.青藏高原上空的强辐射和低温
B.横断山脉气流的“狭管效应”
C.云贵高原上空遭遇冷空气南下
D.四川盆地上空的强对流天气
答案:B
解析:
从缅甸曼德勒飞往我国重庆途中,飞机飞行高度一度保持在三千多米,说明飞机在中纬度地区的对流层飞行,而飞行中没有经过青藏高原,故A错误;飞行中经过了横断山区,由于横断山区的山脉山河相间,南北纵裂分布,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人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故B正确;由于北部高大的南北走向的山地的阻挡,云贵高原受到南下的冷空气影响的几率小,故C错误;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对流越旺盛,而此时是3月初,地面温度较低,四川盆地上空强对流天气出现的几率较小,故D错误。
2015年3月9日.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从阿布扎比起飞开始首次环球航行,计划环球 旅程为五个多月。途中经停我国的重庆和南京,受到航空迷的持续关注。据此回答12—14题。
飞机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7时12分(东四区时间)起飞,12小时后降落在阿曼的马斯喀特。飞机降落马斯喀特的北京时间为( )。查看材料
A.13月9日19时12分
B.3月9日20时12分
C.3月9日23时12分
D.3月10日0时12分
答案:C
解析:
飞机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3月9日7时12分(东四区时间)起飞,12小时后降落在阿曼的马斯喀特,降落时东四区的时间为:7时12分+12小时=19时12分,北京时间为东八区时间,比东四区早4小时,应加上4小时,此时北京时间为3月9日23时12分,故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