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描述】
第 1 题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参考答案分析】:
下列哪些考试行为属于考生违纪:()
考场异常情况记录内容有()
监考员处理缺考考生试卷、答题卡及空白试卷、答题卡操作为()。
监考员对缺考考生的答题卡处理是()
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4s乙追上甲B乙比甲运动的快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20m远2、一个正方形木块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底部形变造成的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到的重力C木块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力有弹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D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形变造成的3、飞机起飞的过程是由静止开始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飞机在跑道上加速到某速度值时离地升空飞行已知飞机在跑道上加速前进的距离为1 600 m,所用时间为40 s,则飞机的加速度a和离地速度v分别为( )A2 m/s2 80 m/sB2 m/s2 40 m/sC1 m/s2 40 m/sD1 m/s2 80 m/s4、汽车以20m/s的速度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匀加速行驶,仅用4秒就行驶了120米,则汽车第2秒末的速度为A30m/s B45m/s C60m/s D25m/s5、如图1、图2所示,传说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过程中做了两个实验:第一个是比萨斜塔实验,将一大一小两个铁球从斜塔上同时放手让其下落;第二个是在斜面上研究物体的加速运动。关于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萨斜塔实验证明了物体自由下落过程,其加速度是恒定的B比萨斜塔实验过程中,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C伽利略测量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的位移x与时间t,验证xt,直接证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D伽利略开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即将猜想假说、数学推导、科学实验、逻辑推理结合6、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物块A沿着粗糙墙面向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B光滑的小球B受到的外力作用有三个C静止的物块C受到的外力作用有四个D静止的物块D给斜面的作用力有两个7、下列说法中的“快”,哪些是指加速度较大( )A从高速公路走,很快就能到B刘翔的起跑是比赛选手中最快的C运用ABS新技术,汽车能很快停下来D协和式客机能在20 000 m高空飞行得很快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个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B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C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D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二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木块静止,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是竖直向上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C若木块沿墙壁向下运动,则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FD若开始时木块静止,当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受滑动摩擦力作用10、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二、实验题11、(4分)在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1)提供器材:打点计时器;天平;低压交流电源;低压直流电源;细绳和纸带;钩码和小车;秒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本实验不需要的器材是_(填序号);(1)如图1所示为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纸带的数据可以计算C点的瞬时速度是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m/s1(3)实验中要使小车的质量_(填“远大于”或“远小于”)塑料桶和桶中砝码的质量,才能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塑料桶和砝码的重力(4)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1所示)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填选项前字母)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12、(10分)光电计时器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为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这样就可以将物体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视为其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如图乙所示,气垫导轨上安装有A、B两个光电门,导轨上放有一滑块,滑块上装有宽度d=3.0mm的遮光片。现使滑块从某一位置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滑动,并依次通过光电门A、B,光电计时器记录的时间分别为t1=0.004s、t2=0.002s,并测得遮光片从光电门A运动到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0.200s.(1)在实验中,为了更准确的测得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应选用较_(填“宽”或“窄”)的遮光片;(2)由题可知,遮光片通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大小,v1=_m/s,通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大小v2=_m/s.(3)滑块在气垫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m/s2.(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A【解析】A根据vt图象中图形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线可知,两车位移相等即4s乙追上甲,故A正确;B从vt图象中可以看出02s内,v甲v乙,24s内,v甲v乙,故B错误;C由于两车位移相等,则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4s末乙追上甲,距出发点的距离为故D错误。故选A。2、D【解析】物体间的弹力是由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要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详解】A、D项: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底部形变造成的,故A错误,D正确;B项: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不同,不是一个力,故B错误;C项:木块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力有弹力和支持力是同一个力,故C错误。故选:D。【点睛】要注意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注意本题中的压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不是同一个力。3、A【解析】根据xat2得a2 m/s2飞机离地速度为vat80 m/s4、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的初速度为,时间t=4s,位移为x=120m,故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解得,故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第2s末汽车的速度为,A正确5、D【解析】A比萨斜塔实验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作用,所以小球不是做自由落体运动,故A错误;B比萨斜塔实验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作用,故B错误;C伽利略测量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的位移x与时间t,验证xt2,并没有直接证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而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故C错误;D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运用实验验证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落体运动的规律,故D正确6、AD【解析】A将一木块沿着粗糙墙面向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则A正确。B因为光滑的小球B,受到的外力作用有四个,分别为重力、竖直板的弹力、斜面的支持力与球m的弹力,故B错误;C静止的物块C受到的外力作用有五个,分别为:重力、斜面的支持力、物体m的压力,斜面及物体m对其两个静摩擦力,故C错误;D静止的物块D给斜面的作用力有两个,分别是对斜面的压力和摩擦力,故D正确。7、BC【解析】试题分析:A、D中的快是指速度大,故AD错;B中快是指平均速度大,故B错;C中快是指速度变化快,即指加速度大,故C正确考点:速度与加速度8、AC【解析】A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一个施力物体,同时是另一个力的受力物体,故A正确;B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有力必须有施力物体,故B错误,C正确;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物体受到的力必然是其他物体施加的,故D错误。故选AC。9、AC【解析】A木块静止时,木块受到的摩擦是静摩擦,根据二力平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故A正确;B若木块静止,不管力F增大多少,受到的摩擦始终是静摩擦,始终等于重力,所以所受静摩擦力不变,故B错误;C若木块沿墙壁下滑,则木块所受摩擦为滑动摩擦,由平衡条件知FN=F,f=FN=F,故C正确;D当撤去F后,木块与墙壁之间没有了弹力,所以木块就不受摩擦力作用了,故D错误。故选AC。10、BD【解析】A、由于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在时刻,实线的斜率大于虚线的斜率,故实线表示的加速度大于虚线表示的加速度,故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A错误;B、在时间内实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小于虚线与时间轴的面积,故实线反映的运动在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小于虚线反映的运动在0-t1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B正确;C、在时间内,虚线围成的面积小于实线围成的面积,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小,C错误;B、在时间内,虚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即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即反映的是匀速直线运动,D正确;二、实验题11、 (1); (1)1.115; 3.5; (3)远大于; (4)C【解析】(1)打点计时器接交流电源,故不要低压直流电源,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能够实现计时功能,故不需要秒表故不需要(1)根据中间时刻速度等于一段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得:vC=1.115m/s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1,解得: =3.5 m/s1,(3)设绳子上拉力为F,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对塑料桶和桶中砝码有:mgF=ma由解得: 由此可知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塑料桶和桶中砝码的质量时,塑料桶和桶中砝码的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4)随着力F的增大,即钩码质量的增大,不再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因此曲线上部出现弯曲现象,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2、窄 0.75 1.5 3.75 【解析】
开考前15分钟,监考员开始以下操作()
考生作答选做题时,必须按试卷要求()作答。
在分发答题卡后,一名监考员开始粘贴()
分发答题卡(第一科语文除外)、条形码、草稿纸正确的做法是()。
考生在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在各题规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否则答案无效。监考教师要提醒考生规范使用答题用笔、使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作答笔试(除外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