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在填涂答题卡时,错误的一项是()。
下列哪些考试行为属于考生违纪:()
检查验收监考员回收试卷、答题卡等材料的主要环节()。
监考员应在()上规定位置粘贴本考场条形码,并进行核对。
监考员处理缺考考生试卷、答题卡及空白试卷、答题卡操作为()。
2022-2023学年高一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一列火车匀减速进站,停靠一段时间后又匀加速(同方向)出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v-t图象中,正确描述了火车运动情况的是( )ABCD2、小车拖动的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间的距离为18 cm,则 ( )A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m/sB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m/sC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m/sD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3、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则由图象可知 :( )A它们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B它们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均相反C在t1时刻它们相遇D在0t1时间内它们的位移相同4、小明乘坐的G31列车,早上08:30从“北京南”出发,行驶1279公里后,于下午13:31到达“杭州东”,总耗时5时零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8:30表示时间B1279公里表示位移CG31列车在整个行程中可视为质点D以小明为参照物,列车是运动的5、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和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C乙运动的速率小于甲运动的速率D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6、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ABCD7、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 m8、如图所示,一辆正以初速度8m/s的速度沿直线行驶的汽车,突然以大小为1m/s2的加速度匀变速行驶,则汽车行驶了18 m时的速度为()A8m/sB2m/sC10m/sD14m/s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在这1s内物体的()A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B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C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D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10、固定的斜面上叠放着A、B两木块,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水平力F作用于木块A,使木块A、B保持静止,且F0,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B整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BA对B的摩擦力不可能为0CB可能受到3个力作用D斜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11、如图所示,将一个重物用两根等长的细绳OA、OB悬挂在半圆形的架子上,B点固定不动,悬点A由位置C向位置D移动,在这个过程中,重物对OA绳的拉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先增大后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COA跟OC成30o角时,拉力最小DOA跟OC成60o角时,拉力最小12、物体由A点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一最大速度后,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B点停下,经历总时问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最大速度B最大速度C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均等于D必须满足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大小的关系,试由图线确定:(1)弹簧的原长为_cm(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 N/cm14、竖直下落的小球以6 m/s的速度进入沙堆,经0.1 s停止下陷,在落入沙堆的过程中,小球做的是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匀加速”或“匀减速”),小球的加速度大小是_m/s2,方向_15、一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直线行驶,用能够连续曝光的照相机对汽车进行拍照,曝光间隔为0.2s。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对照片进行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的实际长度为2.5m。则该汽车做的是什么运动_,拍中间图片时汽车的速度为_m/s。三计算题(22分)16、(12分)如图所示,GA=20N,GB=20N,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4,其余摩擦不计,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下列(1)、(2)两种情况下物体A受到什么摩擦力?大小如何?(1)F=0。(2)F=10N。(3)若要使A匀速运动,所加的竖直方向的力F的大小是多少?17、(10分)如图所示,一长为L的长方体木块可在斜面上以加速度a匀加速滑下,连续经过1、2两点,1、2两点之间有一段距离,木块通过1、2两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求:(1)木块经过1点时的平均速度大小;(2)木块前端P在1、2之间运动所需时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B【解析】速度时间图像的纵坐标表示在任意时刻的速度,由火车先减速、静止后加速,由此可知B对;2、C【解析】第1点到第6点的时间长度为,由可得,平均速度,所以C正确3、A【解析】试题分析:过程中速度都是正值,即都向着正方向运动,所以速度方向相同,v-t图像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正负,所以甲的加速度为正,乙的为负,所以方向相反,A正确B错误;v-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运动位移,在时刻两者的速度相等,但是位移不同,在时间内它们的位移乙的大于甲的,故不会相遇,CD错误;考点:考查了v-t图像点评: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根据斜率的正负分析加速度的正负图线与两个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根据速度的正负判断速度的方向4、C【解析】08:30表示时刻,A错误;1279公里表示列车行驶的轨迹长度,表示路程,B错误;G31列车形状和大小在整个行程中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视为质点,C正确;以小明为参照物,列车是静止的,D错误;故选C.5、B【解析】x-t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两图象的斜率保持不变,故运动的速度不变,即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由图可知乙从原点出发,甲从距原点x1处出发故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1故B正确;直线的斜率等于速度的大小,由图可知,乙的速率大于甲的速率,故C错误;甲在t1=1时刻开始运动,而乙在t1时刻开始运动,故甲比乙早出发t1时间故D错误故选B6、D【解析】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气门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由勾股定理可知,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7、CD【解析】试题分析:a、b加速时,a图线的斜率小于b图线的斜率,则物体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的加速度故A错误;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由图可知,40s时两者间的面积之差最大,故40s时相距最远,故B错误;由图可知,60s时a图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积仍大于b的面积,故说明a仍在b的前面,故C正确;40 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距离,故D正确;故选CD考点:v-t图像【名师点睛】本题为考查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注意应用图象中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这一重要结论的应用,从而明确二者距离之间的变化情况8、BC【解析】当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初速度为8m/s,位移为18m,加速度为1m/s2,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代入数据解得v=10m/s;当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初速度为8m/s,位移为18m,加速度为-1m/s2,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公式有代入数据解得m/s;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9、BC【解析】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为,位移为;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为,位移为,负号表示方向BC正确,AD错误选BC10、ABD【解析】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可能有静摩擦力(当推力的平行斜面方向分力与重力的下滑分力平衡时为零),故可能受三个力作用,故A正确;对物体A受力分析,因水平方向受推力F作用,则必然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F;故B正确;对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A对B的压力,A对B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斜面对B垂直向上的支持力,斜面对B可能有静摩擦力(当A对B向左的静摩擦力的平行斜面方向分力与重力的下滑分力平衡时为零),故B受4个力或者5个力;故C错误;当A对B向左的静摩擦力的平行斜面方向分力大于重力的下滑分力时,B物体有上滑趋势,故受到平行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故D正确;故选ABD。【点睛】本题关键是灵活地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以结合力的产生条件、作用效果和牛顿第三定律分析,难点是B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的判断,可以采用假设法分析。11、BD【解析】由题意可知考查力的动态平衡问题,用图解法分析可得【详解】AB由图解法可知FOA先减小后增大故B正确,A错误CD由图可知当FOA垂直FOB时,FOA最小,此时OA跟OC成角,最小值 ,故C错误,D正确【点睛】分析动态平衡时,若三个力合力零,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一个分力方向不变,可用图解法把三个力归到一个矢量三角形中,根据边长关系确定力的大小变化关系12、BCD【解析】设第一段加速的时间为t1,第二段做匀减速的时间为t2,则t1+t2=t做匀加速度运动的初速度为1末速度为,所以这一段的平均速度=;=a1t1做匀加速度运动的初速度为末速度为1,所以这一段的平均速度=;1=a2t2还可以解得:t1=,=所以A错全程的位移:x=;全程的平均速度V=;所以=2V,所以B对=V=,所以C对因为=所以=所以D对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10 2 【解析】(1)1由图可知,弹簧的原长为10cm;(2)2根据胡克定律,结合图像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4、匀减速 60 m/s2 竖直向上 【解析】在落入沙堆的过程中,受到沙子向上的阻力作用,而做匀减速运动,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小球的加速度是:,所以大小是60m/s2,方向竖直向上15、匀速直线运动(或:匀速运动)
监考员对缺考考生的答题卡处理是()
考生领到答题卡、试卷后,监考员应指导考生在在规定时间内和指定位置准确填写()等。
开考前15分钟,监考员开始以下操作()
在分发答题卡后,一名监考员开始粘贴()
考试结束信号发出,监考员回收试卷、答题卡操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