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应当责令其接受不超过三年的社区康复。( )
A.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人员不得体罚、虐待或者侮辱戒毒人员
B.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理人员应当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以外的人员交给戒毒人员的物品和邮件进行检查,防止夹带毒品
C.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不得组织戒毒人员参加生产劳动
D.戒毒人员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批准,可以外出探视配偶、直系亲属
A.被责令接受社区康复的人员拒绝接受社区康复或者严重违反社区康复协议的,强制隔离戒毒不得提前解除
B.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3年的社区康复
C.戒毒康复场所组织戒毒人员参加生产劳动,应当向其支付劳动报酬
D.负责社区康复工作的人员应当为社区康复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治疗和辅导、职业技能培训
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多长时间的社区康复。( )
A、半年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可以责令其接受()。
A、不超过三年的社区康复
B、不超过三年的社区戒毒
C、三年的社区康复
D、三年的社区戒毒
禁毒法于( C )年正式施行。A.2008.6.26B.2007.12.1C.2008.6.1
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于( B )年正式施行。A2012.7.25 B.2013.6.1 C.2014.6.26
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 C )年的社区康复。A.一年B.二年C.三年
戒毒人员受到表扬奖励的,另加考评分( C )分。A.5B.8C.10
戒毒人员入所后,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书面通知其家属,通知书应当自戒毒人员入所之日起( C )日内发出。A.2B.3C.5
一次单独管理的时间不得超过( B )日,单独管理不得连续使用。A.2B.5C.7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及在途时间不得超过( B )日,对非因不可抗力逾期不归的戒毒人员,视作脱逃处理。A.5B.10C.15
单独管理应当经强制隔离戒毒所负责人批准。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先行采取单独管理措施,并在( B )小时内补办审批手续。A.12小时B.24小时C.36小时
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在解除强制隔离戒毒( B )日前通知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出具解除强制隔离戒毒证明书送达戒毒人员本人,并通知其家属、所在单位、其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将其领回。A.2B.3C.4
组织戒毒人员参加生产劳动的,应当支付劳动报酬。戒毒人员劳动时间每周不超过5天,每天不超过( B )小时。法定节假日不得安排戒毒人员参加生产劳动。A.5B.6C.7
戒毒人员食堂实行( C )小时食品留样制度。A.24B.36C.48
戒毒人员入所( B )天内,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为其建立诊断评估手册,记载其生理脱毒、身心康复、行为表现、社会环境与适应能力等情况,作为诊断评估依据。A.5B.7C.10
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A )个月后,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参照生理脱毒评估标准对戒毒人员生理脱毒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评价结果应当作为一年后和期满前生理脱毒诊断评估的重要依据。A.3B.4C.5
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应当自收到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延长强制隔离戒毒期限的意见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于作出决定后( B )日内将决定书送达被决定人,并通知强制隔离戒毒所。A.5B.7C.10
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对戒毒人员进行综合诊断评估。对行为表现评估结果尚未达到“合格”的,强制隔离戒毒所根据其情况,可以提出延长强制隔离戒毒期限的意见,延长时间不得超过( C )个月。A.3B.6C.12
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但应当与其他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分开管理。
A. 公安机关
B.当地禁毒办公室
C.强制隔离戒毒所
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 )年的社区康复。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及在途时间不得超过( )日,对非因不可抗力逾期不归的戒毒人员,视作脱逃处理。
A.5
B.10
C.15
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对戒毒人员进行综合诊断评估。对行为表现评估结果尚未达到“合格”的,强制隔离戒毒所根据其情况,可以提出延长强制隔离戒毒期限的意见,延长时间不得超过( )个月。
A.3
B.6
C.12
戒毒人员入所后,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书面通知其家属,通知书应当自戒毒人员入所之日起( )日内发出。
A.2
B.3
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