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下列( )做法是不正确的。A.楼梯、电梯间应采用框架承重 B.突出屋顶的机房应采用框架承重 C.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D.在底部,当局部荷载较大时,可采用另加砖墙承重

题目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下列( )做法是不正确的。

A.楼梯、电梯间应采用框架承重
B.突出屋顶的机房应采用框架承重
C.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D.在底部,当局部荷载较大时,可采用另加砖墙承重

相似考题
更多“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下列( )做法是不正确的。”相关问题
  • 第1题:

    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下列规定正确的是( )。

    A.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
    B.主体结构可采用铰接
    C.可采用单跨框架
    D.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形式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关于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的下列叙述,( )不正确。

    A.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应考虑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B.框架结构的内隔墙可不考虑其对主体结构的影响,按建筑分隔需要设置
    C.建筑附属机电设备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D.幕墙、装饰贴面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部分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在地面以上大空间转换结构的描述中,下列( )不正确。

    A.6度抗震设计时转换构件可采用厚板
    B.7度抗震设计时转换层不宜超过第5层
    C.8度抗震设计时转换层不宜超过第4层
    D.9度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带转换层的结构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下列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最不好的是:( )

    A.框架结构
    B.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
    C.板柱-抗震墙结构
    D.框架-抗震墙结构

    答案:C
    解析:
    板柱结构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结构体系,它具有不少优点,如施工支模及绑扎钢筋较简单。其板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不如有梁的梁柱节点,此外,地震作用产生的不平衡弯矩要由板柱节点传递,它在柱周边将产生较大的附加应力,当剪应力很大而又缺乏有效的抗剪措施时,有可能发生冲切破坏,甚至导致结构的连续破坏。

  • 第5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限值,下列比较哪一项不正确?( )

    A.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
    B.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墙结构
    C.抗震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
    D.框架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

    答案:C
    解析:
    结构的抗侧移刚度越小,则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限值越大。

  • 第6题:

    框架结构、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框架结构:重量轻可减小地震作用、结构延性好抗震性能较好、房屋内部空间大、布置灵活。但侧向刚度较小,地震时水平变形较大。
    抗震墙结构:侧向刚度大,强度高,空间整体性能好。但自重大,地震作用大,空间布置不灵活。
    框架-剪力墙:发挥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缺点。

  • 第7题:

    在结构抗震设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抗震规范》将建筑分为4个抗震设防类别
    • B、抗震设计基本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C、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对各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 D、我国《抗震规范》采用两阶段设计法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模板作业向基坑内吊送材料和共计时,错误的做法是()。

    • A、设溜槽
    • B、绳索系放
    • C、小幅度抛投
    • D、机械吊送设专人指挥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假设,该五层房屋采用现浇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采用的计算参数及抗震等级如下所示:Ⅰ.多遇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的阻尼比为0.05;Ⅱ.罕遇地震作用计算时,特征周期为0.55s;Ⅲ.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试问,针对上述参数取值及抗震等级的选择是否正确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
    A

    Ⅰ、Ⅱ正确,Ⅲ错误

    B

    Ⅱ、Ⅲ正确,Ⅰ错误

    C

    Ⅰ、Ⅲ正确,Ⅱ错误

    D

    Ⅰ、Ⅱ、Ⅲ均错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11.8.3条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自身的阻尼比可采用0.03,Ⅰ错误。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5.1.4条规定,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表5.1.4-2采用,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故特征周期为0.55s+0.05s=0.6s,Ⅱ错误。
    根据第3.3.3条规定,Ⅲ类场地,设防烈度8度(0.3g),宜按9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措施中的内力并不要求调整;对照表6.1.2,框架应按一级采取构造措施,按二级的要求进行内力调整,Ⅲ错误。

  • 第10题:

    填空题
    框架结构最佳的抗震机制是()。

    正确答案: 总体机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结构抗震设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我国《抗震规范》将建筑分为4个抗震设防类别

    B

    抗震设计基本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C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对各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D

    我国《抗震规范》采用两阶段设计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对结构抗震等级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根据抗震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

    B

    7度设防时,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划分以24m为界限

    C

    有少量框架的剪力墙结构应按剪力墙结构确定抗震等级

    D

    裙房与主体结构之间设抗震缝时,其抗震等级应按主体结构确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梁、柱构件考虑延性设计,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强柱弱梁
    B.弱柱强梁
    C.强节点,强锚固
    D.强剪弱弯

    答案:B
    解析: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原则为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 第14题:

    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时,框架结构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

    A.1.25
    B.1.50
    C.1.80
    D.2.00

    答案:A
    解析:

  • 第15题:

    下列关于抗震设计的概念,其中何项不正确? ?
    (A)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不应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
    (B)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抗震分析时,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
    (C)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D)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时,应防止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


    答案:A
    解析:
    (A)正确表述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3. 5. 4条第5款。(B)见《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3. 6. 6条第1款。
    (C)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6. 1.5条。(D)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008年版)3. 5. 4条第2款。

  • 第16题: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下列哪一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

    A.楼梯、电梯间应采用框架承重
    B.突出屋顶的机房应采用框架承重
    C.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D.在底部,当局部荷载较大时,可采用另加砖墙承重

    答案:D
    解析: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时,在底部,当局部荷载较大时,不可采用另加砖墙承重。

  • 第17题:

    框架结构最佳的抗震机制是()。


    正确答案:总体机制

  • 第18题:

    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时,框架柱中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双向对称配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设计时如何体现?


    正确答案: 抗震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应符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结点弱构件、强锚固等原则;
    强柱弱梁:调整放大柱端弯矩设计值;控制梁端受拉钢筋的配筋率或相对受压区高度;
    强剪弱弯:调整放大梁端、柱端的剪力设计值,并加密箍筋;
    强节点强锚固:节点配置足够数量的箍筋;加大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并在节点区域合理锚固。

  • 第20题:

    抗震设计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二、三级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


    正确答案:0.5;0.3

  • 第21题:

    判断题
    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时,框架柱中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双向对称配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设计时如何体现?

    正确答案: 抗震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应符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结点弱构件、强锚固等原则;
    强柱弱梁:调整放大柱端弯矩设计值;控制梁端受拉钢筋的配筋率或相对受压区高度;
    强剪弱弯:调整放大梁端、柱端的剪力设计值,并加密箍筋;
    强节点强锚固:节点配置足够数量的箍筋;加大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并在节点区域合理锚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时,框架结构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
    A

    1.25

    B

    1.30

    C

    1.50

    D

    1.80


    正确答案: C
    解析: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反映钢材的抗变形能力。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3.9.2条的规定,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为普通钢筋时,纵向受力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