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题:
5、复合材料常用的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有哪些?
1 、复合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复合材料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材料,用适当的方法复合而成的一种新材料,其性能比单一材料性能优越。 或者:复合材料是由有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或金属等几类不同的材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它既能保留原组分材料的主要特色,又通过复合效应获得原组分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可以通过材料设计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并彼此关联。从而获得新的优越性能,与一般材料简单混合有本质的区别。 分类: 1 )按基体材料类型分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PMC ),金属基复合材料( MMC )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包括陶瓷基复合材料和水泥基复合材料( CMC )等 2 )按增强材料类型分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芳纶( Kevlar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UHMW-PE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 3 )按用途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 2 、基体材料在复合材料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粘结作用,均衡载荷和传递载荷 ,保护纤维 3 、基体材料中的助剂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固化剂(引发剂 / 促进剂):固化作用 稀释剂:降低树脂黏度,参与固化反应(活性稀释剂) 增韧剂(增塑剂):降低固化后树脂脆性,提高冲击强度 触变剂:提高基体在静止状态下的黏度,便于施工 填料和颜料等:改善性能(增加黏度,降低树脂固化时的收缩以及增加表面硬度,提高耐磨性,改善导电性等),降低成本,制造彩色制品 4 、提高树脂基体耐热性的途径有哪些? 1 )增加高分子链的刚性: 如在主链中尽量减少单键,引进共轭双键、三键或环状结构(包括苯环和杂环)。 2 )进行结晶:在主链上引入醚键、酰胺键或在侧基上引入羟基、氨基或氰基,都能提高结晶高聚物的熔融温度。 3 )进行交联:随交联密度的增加。树脂耐热性不断提高。 5 、影响树脂电绝缘性能的因素是什么? 一是大分子链的极性;二是已固化树脂中杂质的存在。 1 )树脂大分子链中极性基团越多,极性越大,则电绝缘性越差; 2 )已固化树脂中的杂质越少,则电性能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