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拟制者要用准词汇,一定要明确( )之间的细微差别。
A、反义词
B、同义词
C、褒义词
D、贬义词
第1题:
公文拟制者对于自己拟制的公文的修改,是让别人进行修改的( )。
A、原因
B、结果
C、前提
D、条件
第2题: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此句表明反义词有()作用
第3题:
就理论层面看,“风险”是一个()。
第4题:
训诂术语的“浑言”和“析言”,其用途是()。
第5题:
“单--双”“正--反”是()。
第6题:
双关这个辞格经常运用词汇中的()。
第7题:
公文处理流程维护是以()为特色的公文处理系统的功能之一。
第8题:
丰富词汇
生动词汇
专业词汇
情感词汇
第9题:
褒义词
贬义词
中性词
说不清楚的词
第10题:
同义词和同音词
同音词和反义词
同音词和多义词
同义词和反义词
第11题:
反义词
同义词
褒义词
贬义词
第12题:
感知性
理解性
模仿性
应用性
第13题:
公文拟制者要掌握大量公文语言的( )。
A、丰富词汇
B、生动词汇
C、专业词汇
D、情感词汇
第14题:
在人际交谈中通常应少用否定句,多用肯定句,多用褒义词,少用贬义词。
第15题:
幼儿有时会说这棵树长得真胖,在此处的“胖”对于该幼儿来说是一()个
第16题:
语音形式不同而意义相近的词叫做()。
第17题: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第18题: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让学生写出词语的反义词或者用同义词进行替换练习,属于()练习。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原因
结果
前提
条件
第21题:
褒义词
贬义词
积极词汇
消极词汇
第22题:
“工作”和“义务”是同义词
“繁荣”和“繁华”是同义词
“脏得很”和“干净”是反义词
同义词只能是两个词意义相同相近
反义词往往是两个词意思相反
第23题:
同义词
单义词
绝对反义词
相对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