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计实务中,究竟选择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主要取决于审计人员对( )。
A、抽样总体的考虑
B、样本规模的考虑
C、成本效益方面的考虑
D、审计程序的考虑
第1题:
A.总体数量
B.总体偏差水平
C.审计结论的精确度
D.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审计人员在运用统计抽样技术进行审计时,确定样本规模一般应考虑的因素有()。
第7题:
在确定样本量时,审计人员应考虑()。
第8题:
在审计实务中,究竟选择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主要取决于审计人员对()。
第9题:
下列有关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第10题:
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
系统选样和随意选样既可以在统计抽样中使用,也可以在非统计抽样中使用
如果未对总体进行分层,注册会计师通常不使用均值估计抽样
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
第11题:
审计目标和分层
可信赖程度、可容忍误差和预期总体误差
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
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第12题:
在细节测试中进行审计抽样,可能使用统计抽样,也可能使用非统计抽样
注册会计师定义抽样单元时也应考虑实施计划的审计程序或替代程序的难易程度
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统计抽样时,无需对确定的样本规模进行调整
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使用统计抽样,且预计只发现少量差异,就不应使用均值法或货币单元抽样
第13题:
下列关于审计抽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审计抽样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审计程序,其主要涉及的是审计程序实施范围的问题
B.无论是采用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都需要注册会计师合理运用专业判断
C.无论是采用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并不影响运用于样本的审计程序的选择
D.无论是采用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都存在某种程度的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审计人员在进行抽样时需要考虑的相关性原则是指抽样总体与审计目标相关。
第18题:
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抽样时需要考虑的相关性原则是指抽样总体与()相关。
第19题:
审计人员在设计样本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包括()。
第20题:
下列关于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21题:
审计抽样不适用于风险评估程序
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在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无需进行职业判断
在控制测试中使用审计抽样需要考虑对总体分层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在确定样本规模时:使用统计抽样方法时,审计人员必须对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进行量化
在非统计抽样中,审计人员一般运用职业判断确定样本规模
统计抽样能够精确地量化抽样风险
非统计抽样能够精确地量化抽样风险
第24题:
抽样总体的考虑
样本规模的考虑
成本效益方面的考虑
审计程序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