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幼儿时期分享行为中,对物品分配上,均分观念已占主导地位。() ”相关问题
  • 第1题: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而()则是指违法行为或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学前儿童中体现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


    参考答案:亲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

  • 第2题:

    用一份满分是10分的问卷测量两组幼儿的数字计算能力,下列结果中存在天花板效应的是( )

    A.两组幼儿的平均分分别为9.7分和9.4分,差异检验不显著
    B.两组幼儿的平均分分别为9.7分和9.4分,差异检验显著
    C.两组幼儿的平均分分别为0.7分和0.4分,差异检验不显著
    D.两组幼儿的平均分分别为0.7分和0.4分,差异检验显著

    答案:A
    解析:
    天花板效应是因变量控制不当出现的一种现象,指反映指标的量程不够大,使反映都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高端。最终会导致无法有效地将被试区分开,即差异不显著。

  • 第3题:

    儿童时期,神经活动中第 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对具体的信号容易建立 。


    第一信号系统占优

  • 第4题:

    在幼儿亲社会行为中,最为常见的是()。

    A、合作行为

    B、分享行为

    C、助人行为

    D、安慰行为


    参考答案:A

  • 第5题:

    幼儿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对象不同而变化明显的行为是()。

    A合作

    B分享

    C依恋

    D损物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