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述硬蜱的流行病学。

题目

详述硬蜱的流行病学。


相似考题
更多“详述硬蜱的流行病学。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详述伊氏锥虫的流行病学。


    参考答案:(1)易感动物伊氏锥虫有广泛的宿主群,而不同种类动物的易感性差异很大。马、骡、犬最易感,驴和骆驼次之,水牛、黄牛和牦牛的易感性较低。绵羊、山羊、大象、猪感染伊氏锥虫常常无症状或温和性症状。实验动物以小鼠、大鼠最易感,家兔、豚鼠的易感性较低。野生动物虎、鹿、狼、猴等也感染本病。
    (2)传染来源本病的传染来源是各种带虫动物,包括隐性感染和临床治愈的病畜,在南方主要的带虫动物是黄牛和水牛,北方牧区以骆驼为主,有资料报道黄牛和水牛的带虫时间可长达5年。
    (3)传播途径伊氏锥虫主要由虻类和吸血蝇类机械性传播,我国已发现有80种虻类和6种蝇类可充当传播媒介,此外,蠓、蚊也是传播媒介。在南美洲,吸血蝙蝠也可以作为传播媒介。其它感染方式包括伊氏锥虫能经胎盘传染;狗和虎等肉食动物食入带虫肉类食物而感染;采血或注射时,病畜和健康家畜共同使用未经消毒的针头也可造成感染。
    (4)发病季节伊氏锥虫病的发病季节与吸血昆虫的出现时期是一致的。长江流域4~11月份有吸血昆虫活动,故5~10月份是伊氏锥虫病的发病季节,其中以7~9月份流行最严重。而在华南地区,吸血昆虫的活动期较长,本病流行期也随之延长。但在牛和一些耐受性较强的动物,吸血昆虫传播后,动物常感染而不发病,待到枯草季节或劳役过重、抵抗力下降时才引起发病。

  • 第2题:

    详述鸡球虫的流行病学特点。


    参考答案:鸡球虫是宿主特异性和寄生部位特异性都很强的原虫,鸡是各种鸡球虫的唯一宿主。养鸡生产中一般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为主。所有日龄和品种的鸡都有易感性。球虫病一般暴发于3~6周龄的雏鸡,2周龄以内的雏鸡很少发病,毒害艾美耳球虫常危害8~18周龄的鸡。
    病鸡排出卵囊达数月之久,因而是主要传染源。鸡通过摄入有活力的孢子化卵囊遭受感染,被粪便污染过的饲料、饮水、土壤或器具等都有卵囊的存在,其他动物、尘埃和管理人员,都可成为球虫的机械传播者。
    卵囊对恶劣的外界环境条件和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土壤中可存活4~9个月,在有树荫的运动场可存活15~18个月。温暖潮湿的地区有利于卵囊的发育,对低温、高温和干燥的抵抗力较弱。
    饲养管理条件不良和营养缺乏能促使本病的发生。拥挤、潮湿或卫生条件恶劣的鸡舍最易发病。本病多在温暖潮湿的季节流行。

  • 第3题:

    详述鸡蛔虫的流行病学。


    参考答案:该病一般在春季和夏季流行传播,主要发生于散养或放养的鸡。鸡的易感性和饲养条件有很大关系,管理粗放,卫生差,饲料单一等,鸡易患蛔虫病。鸡蛔虫病主要是经口感染,鸡吞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或啄食了携带有感染性虫卵的蚯蚓而感染。鸡蛔虫病可以感染各龄期的鸡,其中3~4月龄以内的鸡最易感,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其易感性则逐渐降低。其他家禽如吐绶鸡、珍珠鸡、鹌鹑、番鸭等及野禽均可感染鸡蛔虫。感染蛔虫病的幼龄鸡可以向外排出虫卵或虫体。感染性虫卵在潮湿的土壤中可存活6~15个月,且对化学药物有—定的抵抗力,在阴凉潮湿的地方,可生存很长时间。虫卵对直射阳光、干燥和高温(40℃以上)敏感。

  • 第4题:

    详述牛泰勒虫的流行病学。


    参考答案:环形泰勒虫病的传播者是璃眼蜱属的蜱,我国主要为残缘璃眼蜱,它是一种二宿主蜱,主要寄生在牛。璃眼蜱以期间传播方式传播泰勒虫,即幼虫或若虫吸食了带虫的血液后,泰勒虫在蜱体内发育繁殖,当蜱的下一个发育阶段(成虫)吸血时即可传播本病。泰勒虫不能经卵传播。这种蜱在牛圈内生活,因此,本病主要在舍饲条件下发生。
    在内蒙及西北地区,本病于6月份开始发生,7月份达最高潮,8月份逐渐平息。病死率约为16%-60%。在流行地区,1-3岁牛发病者多,患过本病的牛成为带虫者,不再发病,带虫免疫可达2.5-6年,但这种牛是蜱感染的来源,在饲养环境变劣,使役过度,或其它疾病并发时,可导致复发,且病程比初发为重。
    由外地调运到流行地区的牛,其发病不因年龄、体质而有显著差别。当地牛一般发病较轻,有时红细胞染虫率虽达7%-15%,亦无明显症状,且可耐过自愈。外地牛、纯种牛和改良杂种牛则反应敏感,即使红细胞染虫率很低(2%-3%),亦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 第5题:

    详述猪蛔虫的流行病学特点。


    参考答案:(1)传染源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泥土、乳汁和含有感染性幼虫的贮藏宿主等都可以成为猪感染蛔虫的来源。
    (2)传播途径猪蛔虫主要是经口感染,猪只由于采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泥土或猪粪等,或是母猪的乳房沾染虫卵后,仔猪吸奶时受感染,或是感染性虫卵被蚯蚓、甲虫等贮藏宿主吃食,虫卵在其体内孵化为第二期幼虫后,保持着对猪的感染力。
    (3)易感宿主主要是猪,特别以3~6个月的仔猪最为易感。感染性的猪蛔虫卵对兔、鼠等动物以及人同样具有感染性,但在其体内多只是幼虫阶段的发育,不能发育到成虫阶段。
    (4)流行情况猪蛔虫病流行传播甚广,养猪的地方几乎都有该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该寄生虫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再加上雌虫产卵多,每条雌虫每日可产10~200万,而且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15%的硫酸和硝酸、2%的福尔马林均不能杀死虫卵,所以导致本病广泛流行。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营养缺乏,饲料中缺少维生素和矿物质,猪只过于拥挤等情况均可加剧猪蛔虫发病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