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徐志摩
B.梁实秋
C.李健吾
D.鲁迅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 )。
A.没有阶级性
B.是一切人的行为规范
C.具有阶级性
D.统治者的行为规范
第4题:
第5题:
在阶级社会中,文学为什么有阶级性?
第6题:
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他的下句是怎么说的?
第7题:
“文学不借人,也无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这是左联在和梁实秋论战中的一段话。说这话的是()
第8题:
提出"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一文学观点的是()
第9题:
提出在阶级社会中,文学的阶级性是()
第10题:
量变在事物发展中是不起作用的
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第11题:
徐志摩
梁实秋
沈从文
萧乾
第12题:
第13题: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第14题:
完全归纳推理:是指根据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别事物都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该类食物普遍具有这种性质的结论。
下列属于完全归纳推理的是:
A.金导电;银导电;铜导电;铁导电;铝导电,锡导电;所以,一切金属都导电
B.贪赃枉法的人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所以,你们今天是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的惩罚的
C.在奴隶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封建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文学艺术是有阶级性的
D.我们在动物、植物中发现细胞,又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由此推导在动物细胞中也有细胞核,后来用显微镜观察,果然在动物的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
A项中只列举了一部分金属具有导电性质,而不是每一种金属都具有导电性,不能推出所有金属都具有导电性,不是完全归纳推理;B项是根据贪赃枉法的人必定会受到惩罚,推出你们一定会受到惩罚,是由一般到个别,不属于完全归纳推理;D项中的动植物不属于一类事物,不符合定义。
第15题: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没有共同性。( )
A.对
B.错
第16题:
第17题:
语言在无阶级社会没有阶级性,在有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第18题:
阶级社会教育具有阶级性,因此对古代和西文教育理论和经验不能错鉴。
第19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是说()
第20题:
"文学不借人,也无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这是左联在和梁实秋论战中的一段话。说这段话的是()
第21题:
第22题:
文学造型的材料语言文字具有阶级性
文学表现的手段艺术手法具有阶级色彩
文学反映的对象社会生活存在阶级关系
文学存在的方式作品体裁具有阶级性质
第23题:
周扬
鲁迅
胡风
冯乃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