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某企业计划用任务总工时为5050,企业的定额工时为50,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为0.01。运用工作定额法预测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量应为多少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企业计划用任务总工时为5050,企业的定额工时为50,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为0.01。运用工作定额法预测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量应为( )。

    A.50人

    B.100人

    C.150人

    D.200人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某企业拟对一台设备进行修理,该设备机械修理复杂系数Rj为20,电气修理复杂系数Rd为15,管道修理复杂系数Rg为30,设备单位修理复杂系数大修理费用定额为:材料备件消耗费用定额fc为220元/R,工时消耗费用定额fg为80元/R,劳务消耗费用定额fl为100元/R,修理次数修正系数Kx为1.1。试计算该设备计划大修理费用。




    答案:
    解析:

    该设备单位复杂系数计划大修理成本:


    Cj=fc+fg+fl=220+80+100=400(元/R)


    设备修理复杂系数:R=Rj+Rd+Rg=20+15+30=65


    该设备计划大修理费用为:Fi=Cj×R×K=400×65×1.1=28600(元)




  • 第3题:

    计划工时定额等于( )除以计划完成系数。

    A.原有工时定额
    B.现有工时定额
    C.现行工时定额
    D.完成数量定额

    答案:C
    解析:
    计算公式为:计划工时定额=现行工时定额/计划额完成系数

  • 第4题:

    某企业计划任务总工时6060,工时定额60,计划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0.01,运用劳动定额法测定的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量是(  )。

    A. 60
    B. 100
    C. 101
    D. 110

    答案:B
    解析:
    运用劳动定额分析法计算人力资源需求的公式为:N=W/[Q×(1+R)]。其中,N表示生产岗位人员的需求量;W表示企业计划期内任务总量;Q表示企业的劳动定额标准;R表示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R=R1+R2-R3。其中:R1表示企业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系数;R2表示经验积累导致的生产率提高系数;R3表示由于劳动者及某些因素引起的生产率降低系数。则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为:6060/[60×(1+0.01)]=100(人)。

  • 第5题:

    计划定额完成系数是指在计划期内所要执行的劳动定额提高的幅度,其计算方法是( )

    A.计划工时定额=现行产量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B.计划工时定额=现行工时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C.计划工时定额=现行工时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D.计划工时定额=现行产量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答案:B
    解析:
    计划定额完成系数是指在计划期内所要执行的劳动定额提高的幅度。由于工时定额与产量定额成倒数关系,因此:计划产量定额=现行产量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计划工时定额=现行工时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 第6题:

    计划工时定额的计算方法是(  )。

    A. 计划工时定额=现行产量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B. 计划工时定额=现行工时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C. 计划工时定额=现行工时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D. 计划工时定额=现行产量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答案:B
    解析:
    计划定额完成系数是指在计划期内所要执行的劳动定额提高的幅度。由于工时定额与产量定额成倒数关系,因此,计划产量定额=现行产量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计划工时定额=现行工时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 第7题:

    ()根据计划期内任务总量与芳动定额标准和劳动生产率系数,计算出企业生产岗位人员的需求量。

    • A、比例定员法
    • B、劳动效率定员法
    • C、计量经济模型
    • D、劳动定额分析法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某企业计划用任务总工时为5050,企业的定额工时为50,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为0.01.运用劳动定额法预测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量应为()。

    • A、50人
    • B、100人
    • C、150人
    • D、200人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某企业计划用任务总工时为5050,企业的定额工时为50,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为0.01。运用工作定额法预测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量应为()。

    • A、50人
    • B、100人
    • C、150人
    • D、200人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某企业计划用任务总工时为5050,企业的定额工时为50,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为0.01。运用工作定额法预测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量应为()。
    A

    50人

    B

    100人

    C

    150人

    D

    200人


    正确答案: B
    解析: 通过对作业方法和过程进行观察和详细分析(动作研究、时间研究)计算某项工作的工时定额和劳动定额,再利用可预测变动因素的修正,确定公司的员工需求。其公式为: N=W/[q(1+R)] 式中,N表示人力资源需求量;W表示企业计划期任务总量;q表示企业定额标准;R表示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R=R1+R2-R3。其中R1表示企业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系数;R2表示经验积累导致的生产率提高系数;凡表示由于劳动者及某些因素引起的生产率降低系数。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量=5050/[50×(1+0.01)]=100(人)。

  • 第11题:

    单选题
    ()是劳动定额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A

    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

    B

    工时定额和计划定额

    C

    产量定额和企业定额

    D

    产量定额和计划定额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企业计划用任务总工时为5050,企业的定额工时为50,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为0.01.运用劳动定额法预测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量应为()。
    A

    50人

    B

    100人

    C

    150人

    D

    200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加工企业在2007年5月生产的A产品为200台。B产品为400台,C产品为600台。D产品为100台。其工作单台工时定额分别是25小时、30小时、35小时、50小时。计划期内定额完成率为130%,出勤率为90%,废品为5%,计算该企业应有多少定员人数可以完成任务。(考点:教材第29页)

    注:年制度工日为251。


    正确答案:


  • 第14题:

    某企业计划期任务总工时为6060小时,定额工时为60小时,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为0.01,运用工作定额分析法测定的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为()人。

    A:60
    B:100
    C:160
    D:200

    答案:B
    解析:
    人员需求量等于总任务量除以企业定额标准与(1+变动系数)的乘积。

  • 第15题:

    某企业计划期任务总工时为6060小时,定额工时为60小时,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为0.01,运用劳动定额分析法测定的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为()人。

    A:60
    B:100
    C:160
    D:200

    答案:B
    解析:
    经过计算为100人。

  • 第16题:

    计划工时定额等于(  )除以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A.原有工时定额
    B.现有工时定额
    C.现行工时定额
    D.完成数量定额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2016年5月)计划工时定额的计算方法是( ) 。

    A.计划工时定额=现行产量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B.计划工时定额=现行工时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C.计划工时定额=现行工时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D.计划工时定额=现行产量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答案:B
    解析:
    P32-33
    计划工时定额=现行工时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计划产量定额=现行产量定额×计划定额完成系数。

  • 第18题:

    ()是劳动定额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 A、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
    • B、工时定额和计划定额
    • C、产量定额和企业定额
    • D、产量定额和计划定额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某企业9月份的某种商品的计划产量为300件,该商品的在制品期末为20件,期初为30件。该商品的主要材料供应定额为5千克/件,计划允许的废品率为2%,供应系数为0.01。求9月份该商品对主要材料的需求量。


    正确答案: 计划产量=商品产量+(期末在制品数量-期初在制品数量)=300+(20-30)=290(件)
    需求量=[计划产量/(1-计划允许的废品率)]×单位产品物资供应定额×(1+供应系数)=[290/(1-2%)]×5×(1+0.01)=1494.44(千克)

  • 第20题:

    某企业计划期任务总工时为6060,定额工时为60,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为0.01,运用工作定额分析法测定的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为()人。

    • A、60
    • B、100
    • C、160
    • D、200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根据计划期内任务总量与芳动定额标准和劳动生产率系数,计算出企业生产岗位人员的需求量。
    A

    比例定员法

    B

    劳动效率定员法

    C

    计量经济模型

    D

    劳动定额分析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劳动定额分析法是通过对作业过程、操作方法等进行系统全面的观察和技术分析,应用方法研究、动作研究的基本原理,在操作方法合理化的基础上,测算出某项作业的标准时间,然后赋予必要的技术组织,准备与结束、疲劳与生理需要等宽放时间之后,制定出企业工时定额标准。最后,再以劳动定额以及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核算出企业一线生产岗位的定员人数。

  • 第22题:

    问答题
    某企业9月份的某种商品的计划产量为300件,该商品的在制品期末为20件,期初为30件。该商品的主要材料供应定额为5千克/件,计划允许的废品率为2%,供应系数为0.01。求9月份该商品对主要材料的需求量。

    正确答案: 计划产量=商品产量+(期末在制品数量-期初在制品数量)=300+(20-30)=290(件)
    需求量=[计划产量/(1-计划允许的废品率)]×单位产品物资供应定额×(1+供应系数)=[290/(1-2%)]×5×(1+0.01)=1494.44(千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企业计划期任务总工时为6060,定额工时为60,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为0.01,运用工作定额分析法测定的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为()人。
    A

    60

    B

    100

    C

    160

    D

    2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运用工作定额分析法计算人力资源需求的公式为:N=W/[Q-(1+R)]其中,N表示生产岗位人员的需求量;W表示企业计划期内任务总量;Q表示企业劳动定额标准;R表示计划期劳动生产率变动系数,R=R1+R2-R3。其中R1表示企业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系数;R2表示经验积累导致的生产率提高系数;R3表示由于劳动者及某些因素引起的生产率降低系数。则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为:6060/[60*(1+0.01)]=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