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商以经营( )、南北货为多,有“无徽不成镇,无黟不成市”之谚。
A、布匹
B、粮油
C、茶叶
D、钱庄
E、食盐
第1题:
“黟山”为以下哪座名山的原名?()
第2题:
黟县地处安徽省黄山市境内,“黟”字的正确读音是()。
第3题:
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第4题:
()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
第5题: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第6题:
布匹
粮食、茶叶
钱庄
盐
南北货
第7题:
商业环境的艰难使经营者重视经商技巧
重义轻利的观念被社会各阶层全面认可
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的地位相对低下
封建经济日益繁荣使商业竞争更趋激烈
第8题: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
“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
“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
“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
第9题:
第10题:
唐太宗
唐玄宗
乾隆皇帝
康熙皇帝
第11题:
华山
泰山
黄山
第12题:
面食和淡水鱼鲜是日常饮食中重要的主副食原料
烹调方法以“蒸、煨、炸、烧”为代表
筵宴有“无圆不成席”、“无汤不成席”的风俗
取料广博杂奇、重生猛
第13题:
“黟山”一词最早见于以下哪本书?()。
第14题:
黄山在安徽黟县,这个“黟”字的正确读音是()
第15题:
民间俗谚有“无徽不成镇”的说法,那么徽商对促进沿江区域市镇的兴起与繁荣,起过什么样的作用?
第16题:
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第17题:
仙山
“三天子都”
皖山
黟山
第18题:
无圆不成席
无汤不成席
无鱼不成席
无蒸不成席
无肉不成席
第19题:
以烹调淡水鱼鲜技艺见长
大米和淡水鱼鲜是湖北日常饮食中重要的主副食原料
口味以辣为主
筵宴有“无鱼不成席”、“无圆不成席”、“无汤不成席”的风俗
第20题:
hēi
duō
lǐ
yī
第21题:
hēi
duō
lǐ
yī
第22题:
休宁
歙
黟
祁门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