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资料馆又称算盘城,展示了中国珠算的发展历史,珍藏有数百种由金、银、铜、铁、锡、骨、玉、石、象牙、竹、红木等材料做成的算贝( )
第1题:
银汞合金的主要成分是
A、银、锡、铜、锶
B、银、锡、铁、锌
C、银、锡、铜、锌
D、银、锡、铜、铅
E、银、锡、锌、汞
第2题:
第3题:
以“金、银、铜、铁、锡”为例,分析说明词类划分的依据。
(1)根据词的意义来划分词类是行不通的。划分词类的目的是把语法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词归在一起。
(2)表示概念的词,语法性质不一定相同。如“金、银、铜、铁、锡”都是金属名称,可是“金、银、铜、铁、锡”的语法性质有明显的不同。
①“铜、铁、锡”可以作主语(铜是金属)、宾语(需要铜),可以受数量词修饰(一块铜)。
②“金”和“银”既不作主语、宾语(不说:金是黄的银是白的),也不受数量词修饰(不说:一块金)
③“铜、铁、锡”是名词,“金”和“银”有人认为是形容词,有人管它叫区别词。不管怎么说,反正不能把它跟“铜、铁、锡”一起归到名词里头去。
略
第4题:
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通过计算口诀和手指拨珠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珠动数出,算存一体,实用方便,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代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珠算成功申遗() ①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第5题:
金属导电率的高低,由高至低的排列顺序应该是()。
第6题: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是() ①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示 ③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④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第7题:
材料一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项目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但早在2001年,珠算就被教育部清出小学教材,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珠算几乎进入到了“没人用,没人会用"的尴尬境地。申遗成功,说明了世界对中国珠算的认可,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或者以其使用价值如何来决定其命运,而是应该以传承甚至拯救的理念来善待珠算,这也是对历史和世界负责。 山西为珠算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明代山西学者王文素以《算学宝鉴》被尊为珠算理论的一代宗师,改革开放之后,山西省珠算协会先后创办了《中华珠算》、《珠算报》等报刊,拍摄了《珠算的故乡》、《千年珠声奏新篇》和《晋商算学大师王文素》等电视专题片。山西省珠算工作者撰写了《农村实用珠算》和《珠脑结合速算与智力开发》等大量专著与论文。 珠心算是现代珠算文化的重大创新发展。2011年lo月,上海珠算心算协会提出珠算心算与终身学习的主旨,把珠算心算推向了终身学习的高度。2013年在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举办的首个海外华文教师珠心算培训班上,来自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8个国家的教师到中国学习了珠心算。 材料二为更好地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有专家提出珠算应重新进入课堂,而且认为这有助于开发大脑、提高学生的思维。这一提议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反对者认为:传承珠算文化可以通过民间各种形式,珠算的计算功能已过时,珠算进课堂会加重学生负担。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摆脱窘境、传承发展珠算这一文化遗产?
第8题:
大约公元14世纪的元末明初,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发展出一套完善的珠算方法。
第9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4日晚,在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后,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珠算成为我国第30个入选“非遗”的项目,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今天珠算成功申遗,将有助于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我国的珠算文化的认识?
第10题:
秦朝
汉朝
唐朝
北宋
第11题:
我国历史上对珠算最早的文字记录来自东汉的《数术记遗》
珠算是我国第30个列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半斤八两”的说法来源于二五珠算盘的进制方式
世界上最大算盘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由我国辽宁省阜新市持有
第12题:
银、锡、铁、铅
银、锡、铜、锌
银、锡、铜、铅
银、锡、铜、铁
银、铁、铜、锌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珠算是由哪个国家发明的?()
第16题:
珠算盘起源于()年代。
第17题:
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不要丢了珠算”的原因。
第18题:
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依据材料,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对珠算价值的认识。
第19题: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遗成功后,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逐步加快珠算文物的征集、收藏、展示和保护工作。我国珠算申遗成功基于的传导预期是()
第20题:
银汞合金中合金粉由哪几种金属材料组成()
第21题:
银、锡、铜、锶
银、锡、铁、锌
银、锡、铜、锌
银、锡、铜、铅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银、锡、铜、铅
银、锡、铜、锌
银、锡、铜、锰
银、铜、锌、铁
银、锡、锌、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