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构成“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的主体为__________。
A、发现拐卖、绑架行为的公民
B、接到解救要求或者举报的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所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D、司法人员
第1题:
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的主体是()
A.侦查人员
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C.各级妇联组织
D.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第2题:
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是指()利用职权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的行为。
A.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D.国家工作人员
第3题:
下列犯罪是由不作为构成的是
A、私放在押人员罪
B、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C、徇私枉法罪
D、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国家保障妇女的人身权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
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是指()利用职权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的行为。
第8题:
甲以出卖为目的,将乙女拐骗至外地后关押于一地下室,并曾强奸乙女。甲在寻找买主的过程中因形迹可疑被他人告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前往解救时,甲的朋友丙却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解救行为。对本案应如何处理?()
第9题:
张三受王五纠集,跟着另外十余人起哄打警察,阻碍民警解救被拐卖妇女。张三的行为构成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
第10题:
张某以结婚为目的,收买了被拐卖的妇女甲。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甲时,张某纠集亲朋好友十多人阻碍。张某纠集亲友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甲的行为构成()。
第11题:
甲以出卖为目的,将乙女拐骗至外地后关押于一地下室,并曾强奸乙女。甲在寻找买主过程中,因形迹可疑被他人告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前往解救时,甲的朋友丙却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解救行为。对本案应如何处理?()
第12题:
第13题: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罪的犯罪主体要求是()。
A.一般主体,因为任何人都应解救被损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的职责,所以只要符合我国《刑法》的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的人都应是该罪的主体
B.特殊主体,必须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
C.特殊主体,必须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
D.特殊主体,必须是具有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第14题:
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的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以()定罪处罚
A、拐卖妇女、儿童罪
B、绑架勒索罪
C、偷盗婴儿罪
D、绑架妇女、儿童罪
第15题:
下列犯罪符合不作为犯罪特征的是
A、私放在押人员罪
B、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C、徇私枉法罪
D、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偷盗婴儿的行为可因主观目的的不同构成()。
第19题:
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的主体是()
第20题: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偷盗婴幼儿的行为可因主观目的的不同而构成()。
第21题:
李某的弟弟30多岁尚未成家,李某花钱从人贩子手中买来一个21周岁的姑娘做弟媳。3个月后,当地的公安机关前来解救该女,李某带领村民堵住警察,不让警察带走该女。李某的行为构成()。
第22题:
甲以出卖为目的,将乙女拐骗至外地后关押于一地下室,并曾强奸乙女。甲在寻找买主的过程中因形迹可疑被他人告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前往解救时,甲的朋友丙却实施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的行为。对于本案的定性正确的说法是()。
第23题: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关于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说法正确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