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从1979年以来,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麦良种小偃系列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2007年2月27日,李振声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人们誉为“小麦之父”。下面有关上述资料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小偃”系列品种的培育过程涉及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利用小麦与偃麦革杂交可以培育出了“小偃”系列优良品种,所以从本质上说小

题目

李振声,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从1979年以来,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麦良种小偃系列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2007年2月27日,李振声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人们誉为“小麦之父”。下面有关上述资料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小偃”系列品种的培育过程涉及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利用小麦与偃麦革杂交可以培育出了“小偃”系列优良品种,所以从本质上说小麦与偃麦草属于同一物种

C.理论上讲通过基因工程也可以达到此目的

D.“小偃”系列小麦良种与其亲本相比具有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优良性状,这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相似考题
更多“李振声,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从1979年以来,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麦良种小偃系列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2007年2月27日,李振声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人们誉为“小麦之父”。下面有关上述资料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小偃”系列品种的培育过程涉及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利用小麦与偃麦革杂交可以培育出了“小偃”系列优良品种,所以从本质上说小”相关问题
  • 第1题:

    CCTV2007年度十大三农人物特别荣誉大奖:()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专家,小麦育种专家。

    • A、傅光明
    • B、翟树森
    • C、李振声

    正确答案:C

  • 第2题:

    下列技术中不能获得抗锈高产小麦新品种的是()

    • A、诱变育种
    • B、杂交育种
    • C、花粉离体培养
    • D、转基因

    正确答案:C

  • 第3题: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小麦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 B、过程④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
    • C、过程②利用原理是染色体畸变
    • D、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正确答案:C

  • 第4题:

    用纯种的高杆(D)抗锈(T)小麦与矮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杆抗锈病×矮杆易锈病Fl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这种育种方法叫杂交育种
    • B、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
    • C、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
    • D、③过程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正确答案:C

  • 第5题:

    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养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为了确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进行鉴定.取该小偃麦的()作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期细胞染色体最清晰


    正确答案:根尖或芽尖;有丝分裂中

  • 第6题:

    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

    • A、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
    • B、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
    • C、a、b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
    • 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

    正确答案:C,D

  • 第7题:

    小麦矮化育种中,日本用达摩小麦杂交育成()。在美国,O.A.Vogel用其为亲本与Brevor杂交,1961年育成创世界小麦高产纪录的冬性半矮秆品种()。


    正确答案:农林10号;Gaines

  • 第8题:

    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筛选,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筛选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筛选,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筛选,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__代。(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筛选,得到的F1代自筛选,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筛选。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过程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的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___________倍体植物;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筛选,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正确答案: (1)AaBB、Aabb、AABb、aaBb(2)抗寒晚熟;F2(或子二)(3)数目;F1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的F2代;不正常配子相互结合、正常配子与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F2代(4)①42;②二;③4
    解析:
    (1)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根据后代的分离比可知,该亲本有一对性状的基因组合是杂合的,另一性状的基因组合是纯合的,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
    (2) 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是细胞的质基因控制的,其遗传特点是表现为母系遗传,而小偃麦早熟和晚熟是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若以抗寒晚 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抗寒晚熟的个体作母本,杂交得到抗寒早熟个体(杂合体),需经过自交才能在F2代中得到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
    (3)染色体变异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后者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F1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的F2代:不正常配子相互结合、正常配子与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F2代。
    (4) 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均为 42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其体细胞中含有14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黑麦为二倍体植物;普通小麦(六倍体)与黑麦 (二倍体)杂交,产生的配子中普通小麦配子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黑麦配子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它们之间结合产生的F1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 第9题:

    下列技术中,不能获得抗锈高产小麦新品种的是()

    • A、诱变育种
    • B、杂交育种
    • C、花粉离体培养
    • D、转基因育种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生物世界广泛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

    • 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水稻
    • B、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 C、通过杂交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
    • D、通过单倍体育种技术,由高杆抗病玉米培育出矮杆抗病玉米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生物世界广泛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

    • 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稻
    • B、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 C、通过杂交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
    • D、把合成β胡萝卜素的有关基因导入水稻,育成可防止人类VA缺乏症的转基因水稻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单选题
    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中国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他对小麦与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育成了系列小麦良种,此培育过程运用的原理是()
    A

    有性生殖

    B

    无性生殖

    C

    克隆技术

    D

    转基因技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养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1)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子一代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子一代不育,可用_______处理子一代幼苗,获得可育的小偃麦。(2)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2E),40W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表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若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则蓝粒单体小麦(40W+1E),这属于_______变异。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少),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产出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是(3)为了确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进行鉴定。取该小偃麦的_______作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_______期细胞染色体最清晰。


    正确答案: (1)4;秋水仙素(2)染色体数目;20W;20W+1E;40W(3)根尖或芽尖;有丝分裂中

  • 第14题:

    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成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倍体植物。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正确答案:42;二;四

  • 第15题:

    现有矮秆有芒(aaBB)和高秆无芒(AAbb)小麦品种,希望培育出矮秆无芒小麦新品种,最快捷的育种方法是()

    • A、杂交育种
    • B、诱变育种
    • C、单倍体育种
    • D、多倍体育种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养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2E),40W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表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若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则蓝粒单体小麦(40W+1E),这属于()变异。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少),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和(),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产出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是()。


    正确答案:染色体数目;20W;20W+1E;40W

  • 第17题:

    生产上培育无子番茄、青霉素高产菌株、杂交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抗虫棉的培育原理依次是()①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②染色体变异③基因重组④基因突变⑤基因工程

    •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③②
    • C、①④②⑤
    • D、①④③⑤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临韦偃放牧图》的作者是()。

    • A、韦偃
    • B、李公麟
    • C、边鸾
    • D、韩幹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中国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他对小麦与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育成了系列小麦良种,此培育过程运用的原理是()

    • A、有性生殖
    • B、无性生殖
    • C、克隆技术
    • D、转基因技术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下列各项培育植物新品种的过程中,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的是()

    • A、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
    • B、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
    • C、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优质小麦
    • D、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培育抗虫棉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材料:袁隆平扎根农业第一线,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中国整个水稻的产量提高了20%,增产的粮食每年可以解决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李振声带领团队在当地农民的配合下培育出了优质小麦新品种,在我国北方大面积推广种植,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小麦产量;著名的杂交玉米专家李登海,长期致力于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创造了7个中国夏玉米高产纪录,他的种子在全国推广10亿多亩,增产1000多亿公斤,增效1000多亿元! 结合上述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谈谈这些科学家的成就对你的人生启示。


    正确答案: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杰出科学家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是中国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 第22题:

    生物世界广泛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

    • A、“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筛选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水稻
    • B、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 C、通过杂交筛选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
    • D、把合成β胡萝卜素的有关基因转进水稻,培育成可防止人类VA缺乏症的转基因水稻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一选项中“偃”的意思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中的“偃”相同?()
    A

    两君偃兵接好

    B

    须臾祭毕,倦而偃。

    C

    周于寝庙,又适其偃焉

    D

    东面偃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