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对其评述不正确的是()
第3题:
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斯大林认为工业化的中心就是优先发展()。
第4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令世界惊讶和赞叹,其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这一成就得益于()
第5题: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这段话表明斯大林强调在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为了()
第6题:
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了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第7题:
综述京剧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发展状况。
第8题:
战后苏联“四五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突出表现在()
第9题:
它是苏联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它消除了苏联社会的专制与不公平现象
它开辟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创新
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并且存在着弊端
第10题:
第11题:
对抗马歇尔计划
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
打破冷战僵局
按计划调配人力物力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对“斯大林模式”的阐述正确的是()
第15题:
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在工业领域取得了什么巨大成就?而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领域也存在着成功和失误,请写出工业发展中严重失误的一场运动。
第16题:
斯大林的工业化建设思路是优先发展轻工业
第17题: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第18题: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是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斯大林选集》)由此可见()
第19题:
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有哪些?
第20题:
以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为形成标志
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21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斯大林模式
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戈尔巴乔夫改革
第22题:
农业
轻纺业
军事工业
金融业
第23题:
斯大林模式严重违背了苏联国情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历史因素
高度集权是苏联社会主义的特点
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的严重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