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所示的商品分类方法是(  )。A.线分类法 B.面分类法 C.点分类法 D.中心分类法

题目
表1所示的商品分类方法是(  )。


A.线分类法 B.面分类法 C.点分类法 D.中心分类法


相似考题
更多“表1所示的商品分类方法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按照要求完成后,用Access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要求]

    1.用Access创建“雇员”、“商品”、“销售”3张表。其中,在“雇员”表中查看销售数据如图2-34所示,图中未展开的记录表示该员工暂无销售记录(例如王五等,下同);在“商品”表中查看销售数据如图2-35所示。

    2.通过Access的查询功能生成“女营业员销售信息汇总表”(内容如表2-7所示)。


    正确答案:“雇员”表操作结果如图2-93所示;“商品”表操作结果如图2-95所示;“销售”表操作结果如图2-91所示:“女营业员销售信息汇总表”操作结果如图2-100所示。
    “雇员”表操作结果如图2-93所示;“商品”表操作结果如图2-95所示;“销售”表操作结果如图2-91所示:“女营业员销售信息汇总表”操作结果如图2-100所示。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操作题。由图2-34给出的信息可知,“雇员”表中需要创建[雇员编号]、[姓名]、[性别]和[职务]等4个字段;由图2-35给出的信息可知,“商品”表中需要创建[商品编号]、[商品名称]、[单价]和[库存量]等4个字段。由于图2-34和图2-35都给出了“销售”表中[销售日期]和[销售数量]信息,说明“销售”表中至少要包含这两个字段。在图2-34中能查看到“商品”表中的[商品编号]信息,说明“雇员”表和“商品”表之间通过“销售”表建立了联系,因此可推知[商品编号]既是“销售”表的主键,又是其外键。同理,由图2-35可推知[雇员编号]是“销售”表的主键和外键。可见,在“销售”表中需要创建[雇员编号]、[商品编号]、[销售日期]和[销售数量]等4个字段。本题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创建“销售”表
    (1)在Access环境中,单击[设计]按钮(或者双击[使用设计器创建表]选项),打开[表设计]视图。在[表1:表]对话框中,在[字段名称]列的第1行文本框中输入“雇员编号”,在[数据类型]列的第1行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文本]选项;在[字段名称]列的第2行文本框中输入“商品编号”,在其右边的[数据类型]列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文本]选项;在[字段名称]列的第3行文本框中输入“销售日期”,在其右边的[数据类型]列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日期/时间]选项;在[字段名称]列的第4行文本框中输入“销售数量”,在其右边的[数据类型]列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数字]选项,如图2-90所示。
    (2)拖曳鼠标选中[雇员编号]、[商品编号]、[销售日期]3行,然后单击[表设计]工具栏中的 [主键]按钮,同时将这3个字段设置为“销售”表的主键,如图2-90所示。

    (3)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Ctrl+S]组合键,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 (保存)按钮,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销售”,单击[确定]按钮。单击图2-90右上角的[关闭]按钮,退出“销售”表设计视图。
    (4)双击“销售”表,弹出[销售:表]窗口,依据图2-34、图2-35和表2-7所给出的内容进行相关文字或数字的录入。录入完成后的“销售”表效果如图2-91所示。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Ctrl+S]组合键),保存所录入的数据。单击[关闭]按钮,退出[销售:表]窗口。
    2.创建“雇员”表
    仿照“销售”表字段的创建步骤,完成“雇员”表各个字段的创建,并将[雇员编号]字段设置为主键,完成之后的效果如图2-92所示。依据图2-34和表2-7所给出的内容进行相关文字和数字的录入,完成数据录入后的“雇员”表效果如图2-93所示。

    3.创建“商品”表
    仿照“销售”表字段的创建步骤,完成“商品”表各个字段的创建,并将[商品编号]字段设置为主键,完成之后的效果如图2-94所示。依据图2-35和表2-7所给出的内容进行相关文字或数字的录入,完成数据录入后的“商品”表效果如图2-95所示。

    4.创建表间关系
    (1)选择[工具]→[关系]命令(或单击[数据库]工具栏中的 (关系)按钮),打开[显示表]对话框。切换到[表]选项卡,选择“销售”表,单击[添加]按钮,将“销售”表添加到关系窗口中。按照同样的方法,将“雇员”表、“商品”表也添加到关系窗口中。单击[关闭]按钮,退出[显示表]对话框。
    (2)选择“雇员”表中的[雇员编号]字段,将其拖动到“销售”表的[雇员编号]字段上,系统将弹出如图2-96所示的[编辑关系]对话框。选择[实施参照完整性]复选框,单击[确定](或[新建])按钮,从而建立“雇员”表与“销售”表之间的联系。

    (3)同理,选择“商品”表中的[商品编号]字段,将其拖动到“销售”表的[商品编号]字段上,弹出[编辑关系]对话框,选择[实施参照完整性]复选框,单击[确定](或[新建])按钮,建立“商品”表与“销售”表之间的联系。通过各张表的编号字段建立表间联系的操作结果如图2-97所示。单击 [关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在系统弹出的[保存]提示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保存之前所进行的关系布局的参数设置。
    5.创建“女营业员销售信息汇总表”
    (1)先单击[查询]标签,再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选项(如图2-98所示),打开[显示表]对话框。切换到[表]选项卡,分别选择“雇员”表、“销售”表和“商品”表并单击[添加]按钮,将各张表格添加到查询编辑窗口中。单击[关闭]按钮,退出[显示表]对话框。

    (2)根据试题所给出的表2-7中各字段的编排顺序,依次拖动“雇员”表的[雇员编号]、[姓名]、 [性别]和[职务]字段,“销售”表的[销售日期]字段,“商品”表的[商品编号]和[商品名称]字段,“销售”表的[销售数量]字段,“商品”表的[单价]和[库存量]字段到查询窗口下半部分的相应字段中,操作结果如图2-99所示。然后在[性别]列的[条件]行文本框中输入“女”,在[销售日期]列的[排序]行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升序]选项。

    (3)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Ctrl+S]组合键,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 (保存)按钮),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查询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女营业员销售信息汇总表”,单击[确定]按钮。
    (4)选择[查询]→[运行]命令(或单击[查询]工具栏中的 (运行)按钮),系统将自动生成如图2-100所示的女营业员销售信息汇总表。

    6.数据库保存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或选择[文件]→[保存]命令(或按[Ctrl+S]组合键),将文档以系统默认的文件名直接存储在系统默认的目录中。

  • 第2题:

    在“商品.mdb”数据库中有雇员、商品和销售明细三张表。

    (1)将“雇员”表和“销售明细”表的关系设置为一对多,实施参照完整性,将“商品”表和“销售明细”表的关系设置为一对多,实施参照完整性。

    (2)为“雇员”表编辑高级筛选,筛选出女性雇员的信息。“雇员”表如图所示。

    执行筛选后显示如图。

    (3)将“销售明细”表按雇员号升序排列:“销售明细”表结果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

  • 第3题:

    某品牌的商品销售情况表如图1-6所示。若想按产品类别分别累计销售量,则可使用分类汇总命令。汇总的结果如图1-7所示。

    在进行分类汇总前,应先对数据清单中的记录按(56)字段进行排序;选择[数据/分类汇总]命令,在弹出的[分类汇总]对话框中的[选定汇总项]列表框内选择要进行汇总的(57)字段,再单击[确定]按钮。

    A.产品

    B.销售日期

    C.销售地点

    D.销售量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已知某种商品这个月上旬的库存量(单位:台)记录,如表1所示。则该商品上旬的平均日库存量为( )台。
    表1

    A.17
    B.18
    C.19
    D.20

    答案:C
    解析:
    记录库存的时间是连续的,在指标值发生变动记录一次,因此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序时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yi为各时点的指标值;fi为指标值的持续天数。该商品上旬的平均日库存量=(20×3+10×5+40×2)/10=19(台)。

  • 第5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4
    【说明】
    某电子商务系统采用以数据库为中心的集成方式改进购物车的功能,详细需求如下:
    (1)加入购物车。顾客浏览商品,点击加入购物车,根据商品标识从商品表中读取商品信息,并更新购物车表。
    (2)浏览购物车。顾客提交浏览购物车请求后,显示出购物车表中的商品信息。
    (3)提交订单。顾客点击提交订单请求,后台计算购物车表中商品的总价(包括运费)加入订单表,将购物车表中的商品状态改为待付款,显示订单详情。若商家改变价格,则刷新后可看到更改后的价格。
    (4)改变价格。商家查看订购自家商品的订单信息,根据特殊优惠条件修改价格,更新订单表中的商品价格。
    (5)付款。顾客点击付款后,系统先根据顾客表中关联的支付账户,将转账请求(验证码、价格等)提交给支付系统(如信用卡系统)进行转账;然后根据转账结果返回支付状态并更改购物车表中商品的状态。
    (6)物流跟踪。商家发货后,需按订单标识添加物流标识(物流公司、运单号);然后可根据顾客或商家的标识以及订单标识,查询订单表中的物流标识,并从相应物流系统查询物流信息。
    (7)生成报表。根据管理员和商家设置的报表选项,从订单表、商品表以及商品分类表中读取数据,调用第三方服务Crystal Reports生成相关报表。
    (8)维护信息。管理员维护(增、删、改、查)顾客表、商品分类表和商品表中的信息。
    现采用结构化方法实现上述需求,在系统分析阶段得到如图1-1所示的顶层数据流图和图1-2所示的O层数据流图。




    【问题1】

    使用说明中的词语,给出图1-1中的实体E1~E4的名称。
    【问题2】
    使用说明中的词语,给出图1-2中的数据存储D1~D4的名称。
    【问题】
    图1-2中缺失了数据流,请用说明或图1-2中的词语,给出其起点和终点。
    【问题4】
    根据说明,给出数据流“转账请求”、“顾客订单物流查询请求”和“商家订单物流查询请求”的各组成数据项。


    答案:
    解析:

  • 第6题:

    在商品的分类方法中,()的方法是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普遍采用的一种分类方法。

    • A、按商品的用途分类
    • B、按商品的生产方法分类
    • C、按商品的性质分类
    • D、按商品的属性分类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在商品数据库中包含有商品表1和商品表2,它们的定义分别为: 商品表1(商品代号 char(8),分类名 char(8),单价 float,数量 int)  商品表2(商品代号 char(8),产地 char(6),品牌 char(6))  根据商品数据库,按照下列所给的每种功能写出相应的查询语句。从商品库中查询出每种商品的商品代号、单价、数量和产地。


    正确答案: S.elect 商品表1.商品代号,单价,数量,产地
    F.rom 商品表1,商品表2
    W.here 商品表1.商品代号=商品表2.商品代号

  • 第8题:

    在商品数据库中包含有商品表1和商品表2,它们的定义分别为: 商品表1(商品代号 char(8),分类名 char(8),单价 float,数量 int)  商品表2(商品代号 char(8),产地 char(6),品牌 char(6))  根据商品数据库,按照下列所给的每种功能写出相应的查询语句。从商品库中查询出每类(即分类名相同)商品的最高单价。


    正确答案:S.elect 分类名,max(单价) as 最高单价
    F.rom 商品表1
    G.roup by 分类名

  • 第9题:

    单选题
    按商品的()分类是商业常用的商品分类方法。
    A

    原材料

    B

    用途

    C

    主要成分

    D

    加工生产方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商品的分类方法中,()的方法是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普遍采用的一种分类方法。
    A

    按商品的用途分类

    B

    按商品的生产方法分类

    C

    按商品的性质分类

    D

    按商品的属性分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在商品数据库中包含有商品表1和商品表2,它们的定义分别为: 商品表1(商品代号 char(8),分类名 char(8),单价 float,数量 int)  商品表2(商品代号 char(8),产地 char(6),品牌 char(6))  根据商品数据库,按照下列所给的每种功能写出相应的查询语句。 从商品库中查询出数量在10和20之间的商品种数。

    正确答案: S.elect *
    F.rom 商品表1
    W.here 数量 between 10 and 20 (或where 数量>=10 and 数量<=2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在商品数据库中包含有商品表1和商品表2,它们的定义分别为: 商品表1(商品代号 char(8),分类名 char(8),单价 float,数量 int)  商品表2(商品代号 char(8),产地 char(6),品牌 char(6))  根据商品数据库,按照下列所给的每种功能写出相应的查询语句。从商品库中查询出每种商品的商品代号、单价、数量和产地。

    正确答案: S.elect 商品表1.商品代号,单价,数量,产地
    F.rom 商品表1,商品表2
    W.here 商品表1.商品代号=商品表2.商品代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阅读下列说明和图,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

    某电子商务系统采用以数据库为中心的集成方式改进购物车的功能,详细需求如下:

    (1)加入购物车。顾客浏览商品,点击加入购物车,根据商品标识从商品表中读取商品信息,并更新购物车表。

    (2)浏览购物车。顾客提交浏览购物车请求后,显示出购物车表中的商品信息。

    (3)提交订单。顾客点击提交订单请求,后台计算购物车表中商品的总价(包括运费)加入订单表,将购物车表中的商品状态改为待付款,显示订单详情。若商家改变价格,则刷新后可看到更改后的价格。

    (4)改变价格。商家查看订购自家商品的订单信息,根据特殊优惠条件修改价格,更新订单表中的商品价格。

    (5)付款。顾客点击付款后,系统先根据顾客表中关联的支付账户,将转账请求(验证码、价格等)提交给支付系统(如信用卡系统)进行转账;然后根据转账结果返回支付状态并更改购物车表中商品的状态。

    (6)物流跟踪。商家发货后,需按订单标识添加物流标识(物流公司、运单号);然后可根据顾客或商家的标识以及订单标识,查询订单表中的物流标识,并从相应物流系统查询物流信息。

    (7)生成报表。根据管理员和商家设置的报表选项,从订单表、商品表以及商品分类表中读取数据,调用第三方服务Crystal Reports生成相关报表。

    (8)维护信息。管理员维护(增、删、改、查)顾客表、商品分类表和商品表中的信息。

    现采用结构化方法实现上述需求,在系统分析阶段得到如图1-1所示的顶层数据流图和图1-2所示的O层数据流图。

    图1-1 顶层数据流图

    【问题1】

    使用说明中的词语,给出图1-1中的实体E1~E4的名称。

    【问题2】

    使用说明中的词语,给出图1-2中的数据存储D1~D4的名称。

    【问题】

    图1-2中缺失了数据流,请用说明或图1-2中的词语,给出其起点和终点。

    【问题4】

    根据说明,给出数据流“转账请求”、“顾客订单物流查询请求”和“商家订单物流查询请求”的各组成数据项。


    正确答案:
    【问题1】
    E1:商家
    E2:支付系统
    E3:物流系统
    E4:CrystaI Reports或第三方服务
    【问题2】
    D1:订单表
    D2:商品表
    D3:商品分类表
    D4:购物车表
    【问题3】

    【问题4】
    转账请求=验证码+价格+账号信息
    顾客订单物流查询请求=顾客标识+订单标识
    商家订单物流查询请求=商家标识+{订单标识}

    (解析)

    该题以电子商务的购物车系统为载体来考核考生对数据流图知识点的把握。从题目的问答形式上来看,和往年差不多,仍然是要求补充外部实体、补充数据存储、补充缺失数据流等。
    解答这类问题,有以下两个原则:
    (1)紧扣试题的系统说明部分,数据流图与系统说明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系统说明部分的每一句话都能对应到图中,解题时可以一句一句地对照着图来分析。
    (2)数据的平衡原则,这一点在解题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数据平衡原则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分层数据流图中父子图之间的数据流平衡原则;另一方面是每张数据流图中输入与输出数据流的平衡原则。
    【问题1】
    外部实体一般是人、组织或者外部系统。在本题中,根据顶层数据流图中购物车与E1的两天数据流,再结合题目的描述“商家发货后,需按订单标识添加物流标识(物流公司、运单号);然后可根据顾客或商家的标识以及订单标识,查询订单表中的物流标识,并从相应物流系统查询物流信息”,可知E1就是商家。
    同理,根据说明中的“将转账请求(验证码、价格等)提交给支付系统(如信用卡系统)进行转账;然后根据转账结果返回支付状态”,再结合顶层数据流图可以知道E2是支付系统。根据说明中的“从相应物流系统查询物流信息”,再结合顶层数据流图中E3与购物车之间的数据流信息,可以知道E3是物流系统。根据说明中(7)的描述,再结合顶层图中E4与购物车系统的数据流可以知道E4是Crystal Reports(或第三方服务)。
    【问题2】
    数据存储一般是说明中所牵涉到的某某文件或某某表。在本题中,描述中有描述过的数据存储有:顾客表、订单表、商品表、商品分类表和购物车表。
    由图0层数据流图可知,D1与付款、提交订单、物流跟踪、改变价格等处理有关,可知D1是订单表。由描述“顾客浏览商品,点击加入购物车,根据商品标识从商品表中读取商品信息,并更新购物车表”,再结合0层数据流可知D2是商品表,另外,根据描述“管理员维护(增、删、改、查)顾客表、商品分类表和商品表中的信息”,再结合0层数据流可知D2和D3应该对应商品表和商品分类表,而D2是商品表,因此D3就是商品分类表。同理可以知道D4就是购物车表。
    【问题3】
    本题要求我们找出0层数据流图中缺失的数据流,是一类常考的知识点,对应这类题目的求解,我们要充分利用数据的平衡原则,仔细阅读题目给出的描述。
    根据说明中(5)的描述,我们不难知道,在付款这个加工时,要更改购物车表中商品的状态,很显然这个过程在0层数据流图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因此缺少了一条从付款到购物车表的数据流。另外,在付款时,系统先要根据顾客表中关联的支付账户,将转账请求提交给支付系统进行转账,那么就应该有一条从顾客表到付款的数据流。
    根据说明中(3)的描述,我们不难知道,在顾客点击提交订单请求,后台将要计算购物车表中商品的总价,那么就需要从购物车表中获取商品的价格信息,因此就有一条从购物车表到提交订单的数据流,而显然在0层数据流图中并没有体现出来这样一条数据流,因此缺少了一条从购物车表到提交订单的数据流。
    根据说明中(7)的描述,可以知道从订单表、商品表以及商品分类表都有到生成报表加工的数据流。从0层数据流图中来看,显然还缺少从订单表到生成报表的数据流。
    【问题4】
    数据项也称为数据元素,是最小的数据组成单位,也就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如学号、姓名等。
    在题目中,对于转账请求,已经给出了其包含了验证码、价格,另外根据常识,我们知道还应该有账号信息。而顾客订单物流查询请求应包含顾客标识和订单标识。商家订单物流查询请求应包含商家标识和订单标识这些数据项,而且一个商家可能有多个订单,因此订单标识也有多个。

  • 第14题:

    某商场的部门、员工和商品三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如图8-2所示。假设每个部门有若干名员工,每种商品只能由一个部门负责销售,那么部门到员工、部门到商品之间分别存在着(62)的联系。如果用户要求得到表8-7所示的结果,需要(63),并增加关系模式(64)。如果查询某部门负责销售的商品,需要(65)。

    A.1:1和1:1

    B.1:1和1:n

    C.1:n和1:1

    D.1:n和1:n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下列关于货物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货物或商品的分类是进行行业管理的基本条件
    B、尼斯协定将国际商品与服务分为45类,其中商品34类,服务项目11类
    C、尼斯协定分类表不可以作为我国工农业产品的基本分类法
    D、尼斯协定分类表是国际上最为权威及规范的商品分类法

    答案:C
    解析:
    C项,尼斯协定分类表是国际上最为权威及规范的商品分类法,一般也可以作为我国工农业产品的基本分类法。尼斯协定将国际商品与服务分为45类,其中商品34类,服务项目11类,共包含一万多个商品和服务科目。目前使用的分类表是2014年1月1日起实行的第十版。

  • 第16题:

    表1所示的商品分类方法是()。
    表1

    A.线分类法
    B.面分类法
    C.点分类法
    D.中心分类法


    答案:B
    解析: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是把待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根据其本身固有的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标志,分成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都包含一组类目。将每个面中的一种类目与另一个面中的一种类目组合在一起,即组成一个复合类目。题中的面料、式样、款式三者之间是没有隶属关系的面,每个面又分为若干类目,如样式中的男式和女式类目。涤面、男式、西装组成一个复合类目。故表1中所示商品分类方法为面分类法。

  • 第17题:

    ()依据是分类的基础。商品的用途、原材料、生产方法、化学成分、使用状态等是这些商品最本质的属性和特征,是商品分类中最常用的分类依据。

    • A、商品分类
    • B、商品标识
    • C、商品管理
    • D、库存管理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制作初盘表的方法是()。

    • A、按照商品编码罗列商品
    • B、按照分类罗列商品
    • C、随意罗列
    • D、按照货架罗列商品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是()和()


    正确答案:线分类;面分类

  • 第20题:

    按商品的()分类是商业常用的商品分类方法。

    • A、原材料
    • B、用途
    • C、主要成分
    • D、加工生产方法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问答题
    在商品数据库中包含有商品表1和商品表2,它们的定义分别为: 商品表1(商品代号 char(8),分类名 char(8),单价 float,数量 int)  商品表2(商品代号 char(8),产地 char(6),品牌 char(6))  根据商品数据库,按照下列所给的每种功能写出相应的查询语句。从商品库中查询出每类(即分类名相同)商品的最高单价。

    正确答案: S.elect 分类名,max(单价) as 最高单价
    F.rom 商品表1
    G.roup by 分类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在商品数据库中包含有商品表1和商品表2,它们的定义分别为: 商品表1(商品代号 char(8),分类名 char(8),单价 float,数量 int)  商品表2(商品代号 char(8),产地 char(6),品牌 char(6))  根据商品数据库,按照下列所给的每种功能写出相应的查询语句。从商品库中查询出数量大于10的商品种数。

    正确答案: S.elect count(*)
    F.rom 商品表1
    W.here 数量>1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依据是分类的基础。商品的用途、原材料、生产方法、化学成分、使用状态等是这些商品最本质的属性和特征,是商品分类中最常用的分类依据。
    A

    商品分类

    B

    商品标识

    C

    商品管理

    D

    库存管理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