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金属货币制度下,当流通中货币量大于货币需要量时,会出现( )。
A.物价上涨
B.货币贬值
C.部分货币退出流通
D.物价居高不下
E.物价最终会由于流通中货币数量减少而下降
第2题:
在商品总量不变、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流通中货币需要量与()成反比。
A、商品数量
B、商品价格
C、货币流通速度
D、纸币流通量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货币供应量是指()。
第6题:
马克思认为,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价值量取决于()。
第7题:
在物价自由浮动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是由超过( ),从而引起( )的和( )物价上涨现象。
第8题:
实际需要量、流通中货币量
流通中货币量、实际需要量
货币发行量、总消费量
总消费量、货币发行量
第9题:
货币供应量,商品流通客观需要时,货币升值
货币供应量。商品流通客观需要量,货币贬值
商品流通客观需要量,货币供应量,货币升值
商品流通客观需要量,货币供应量?货币贬值
第10题:
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时,会出现纸币升值
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时,会引起通货紧缩
纸币流通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
第11题:
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货币流通速度为限
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纸币量为限
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银量为限
第12题:
流通中金币需要量
流通中银币需要量
流通中纸币需要量
流通中纸币总量
流通中金币总量
第13题:
纸币发行量大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带来通货紧缩。()
第14题:
下列关于货币流通规律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货币流通规律是研究货币流通量与货币币值关系的规律
B、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成反比
C、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成正比
D、纸币的流通量超过了客观需要量,纸币必然贬值
E、纸币的流通量超过了客观需要量,纸币必然升值
第15题:
第16题: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太多,可能会产生()
A通货紧缩
B通货膨胀
C纸币升值
D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第17题:
流通中的货币量(纸币)超过了商品流通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被成为()。
第18题:
通货膨胀是指()超过()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第19题:
下列关于纸币流通规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20题:
物价上涨
纸币贬值
物价下跌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第21题:
纸币具有贮藏职能,并可代替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纸币没有贮藏职能,当纸币流通量超过需要量时,商品的价格就会提高
纸币没有贮藏职能,当纸币流动量超过需要量时,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
当流通中的纸币不能满足需要时,纸币可从贮藏手段转化为支付手段
第22题:
小于;升值
小于;贬值
超过;升值
超过;贬值
第23题:
商品数量
商品价格
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流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