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政府发行公债规模的变化,不会引起货币供求的变动,这是公债的货币效应,因此,政府发行公债规模与货币供求的变动无关。
第7题:
旨在变动政府债券期限构成的策略,其操作方法是()
第8题:
公债券也称政府债券,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时发给公债购买人的一种格式化的债权债务凭证。()
第9题:
灵活性
选择性
有偿性
固定性
第10题:
发行公债收入
向外国政府借款收入
向国际组织借款收入
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
第11题:
公债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所承担的债务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公债的存在越来越依赖于商品经济和信用经济的发展
公债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
发行公债应根据社会经济状况而定,必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体现了公债发行的稳定市场秩序原则
协调公债发行者与认购者双方利益目标的手段是公债的发行条件,包括票面利率、偿还期限和发行价格
第12题:
强制性
自愿性
固定性
灵活性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旨在调整公债实际利率水平的策略,其操作方法是()。
第19题:
调整公债发行利率的策略,其操作方法是()。
第20题:
债务收入不包括()
第21题:
公债能弥补财政赤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政府发行公债不会增加政府的支出
政府发行公债一定不会增加纳税人负担
政府发行公债一定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
政府取得公债收入可能会产生财政“挤出效应”
第22题:
相机决定公债的发行利率水平
相机买卖政府债券
相机进行政府债券的长短期调换
相机决定公债发行的期限种类
第23题:
相机决定公债发行的期限种类
相机进行政府债券的长短期调换
相机决定政府债券的应债来源
相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政府债券买卖
选择调整公债发行利率的策略
第24题:
有偿性
自愿性
固定性
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