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以其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获取劳动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收入分配方式是( )。
A.按生产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
D.按生产效率分配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与命题“凡不劳动者不得食”逻辑等值的是()。
第5题:
工资指的是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按照事先规定的标准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第6题: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这属于()。
第7题: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的原则:()
第8题: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并非所有不劳动者是得食的”
“有些不劳动者是得食的”
“并非有些不劳动者是得食的。”
“有些不劳动者不得食”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
按照劳动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一点适用于社会全体成员
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因此,劳动时间相同的人,取得的劳动报酬也应当相同
第13题: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 )。
①有利于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可以缓解劳资矛盾,激发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③可以缩小收入差距,彰显社会公平正义④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14题:
第15题: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的作用在于() ①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 ②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生产发展 ③消灭剥削,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④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第16题: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下列对按劳分配认识正确的是()。
第17题: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18题:
下列关于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表述错误的是()。
第19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理。对这一原理的基本内涵理解正确的是()。
第20题:
劳动数量
资本数量
技术质量
劳动数量和质量
第21题:
按需分配
按资分配
平均分配
按劳分配
第22题:
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
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第23题:
全部社会产品都实行按劳分配
不劳动者不得食
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承认劳动者在劳动和劳动报酬上的差别
允许一部分人依靠投资先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