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汪某是一家银行的客户经理,面对客户的投诉,汪某说:我们做不到的,在国内就没有哪家银行能做得到,你想告就去法院告去,反正你已经在合同上签字了。汪某的上述说法属于( )。
A.告诉了客户正确的投诉渠道
B.对客户的投诉表现出极度的反感
C.设身处地地为客户分析了客观的情况
D.利用金融机构的优势地位压制客户投诉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某杂志为扩大销量,精心捏造.炮制了某著名影星张某的一段绯闻,给张某带来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张某将该杂志社告到法院,该案可以适用的民事责任方式是()
第6题:
张某下落不明,但是张某有一栋房产
张某移民美国,没有任何财产留在国内
张某搬家,未通知银行,银行经过努力也未找到张某
张某失业,生活困难
第7题:
借款人自主支付
贷款人受托支付
第8题:
面谈面签
贷款用途真实性
受益人原则
流程管理
第9题:
张某
张某的妻子
张某和其妻子
张某的父母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4月19日,某银行信贷客户部接到一名姓张的客户“个人消费贷款”申请(张某系教师、其配偶在外经商),金额35万元,贷款用途是“住房装修”,提供了身份证、结婚证、收入证明及“房屋装修合同”复印件,并准备了自有店面房抵押,初审符合贷款条件。4月21日,某银行客户部约张某与其妻一起到某银行来,客户经理在谈话时发现张某之“妻”与身份证照片有出入,在客户经理的质疑下,张某承认来人是他的朋友,因为妻子在外地经商,抽不出时间,而房屋装修急需用钱,就请朋友“顶替”,请客户经理通融一下。 客户经理明确表示这不符合规定,要求其配偶本人来办理。后经客户经理实地走访和了解,张某家里的房子在年前就已经装修完毕,装修款已付清,不存在贷款装修住房的事。原来张某因为买股票被套牢,听说银行有“住房装修消费贷款”,就到装修商那里弄来一份假合同,想用贷款资金对被套牢的股票低位“补仓”,而张某的妻子对他的做法坚决反对,所以瞒着妻子,请朋友冒充妻子到银行办理贷款。客户经理调查后通过电话明确告之张某,拒绝了他的贷款。 根据以上情况,试回答下列问题:该案例中,客户经理通过与借款人夫妇的谈话以及实地走访等方式,最终找出了该借款人的真实贷款用途,这一做法是()的体现。
第15题:
可以从重处罚
应当从重处罚
应当加重处罚
可以加重处罚
第16题:
张某是保守型客户不能购买高风险理财产品
张某可以购买此款产品
客户经理应明确告知张某该产品的风险,若张某执意购买必须在签署声明后购买
保守型客户只能购买低风险产品
第17题:
贷款人不得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贷款
贷款人对未获批准的个人贷款申请,应告知借款人
银行对贷款的全流程管理
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