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甲企业年末结平“所得税”科目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57.借:本年利润 52.8
贷:所得税 52.8
[解析]: 按照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不需要纳税,因此应该作纳税调减;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200万元,全年实发工资为180万元,实发工资小于计税工资,因此不需要作纳税调整;当年的营业外支出中,有10万元为税款滞纳金支出,按照税法规定不能从税前扣除,应做纳税调增。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第1题:
甲企业2005年度利润总额为200万元,其中包括本年收到的国债利息收入50万元。 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甲企业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200万元,全年实发工资为180万元; 当年的营业外支出中,有10万元为税款滞纳金支出。除上述事项外,甲企业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
要求:
(1)计算甲企业2005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2)计算甲企业2005年度应交所得税额。
(3)编制甲企业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4)计算甲企业2005年度实现的净利润。
(5)编制甲企业年末结平“所得税”科目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第2题:
编制甲公司2007年确认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第3题:
(2)计算甲企业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应交税金”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和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2)甲企业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500+1 053-40-500+117)×5%-(25-40+10)=56.5+5=61.5(万元)
借:管理费用 61.5
贷:坏账准备 61.5
【解析】第5个小题中并没有给出丙企业还款的日期,因此不需要做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
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为500+1 053-40-500+117=1130万元,
期末未计提坏账准备前 “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25—40+10= —5万元,因此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500+1 053-40-500+117)×5%-(25-40+10)=56.5+5=61.5(万元)
第4题:
计算甲完工产品总成本,并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第5题:
(2006年考试真题)甲企业2005年度利润总额为200万元,其中包括本年收到的国债利息收入50万元。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甲企业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200万元,全年实发工资为180万元;当年的营业外支出中,有10万元为税款滞纳金支出。
除上述事项外,甲企业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甲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
要求:
(1)计算甲企业2005年度应纳税所得额。
(2)计算甲企业2005年度应交所得税额。
(3)编制甲企业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4)计算甲企业2005年度实现的净利润。
(5)编制甲企业年末结平“所得税”科目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