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1岁半,发热、流涕、咳嗽3天后好转,又过3天,体温再度升高,出现烦躁不安,拒抱,呕吐,嗜睡,右下肢力弱,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最可能的诊断是A、病毒性脑炎B、流感C、脑膜炎D、脊髓灰质炎E、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不宜采用的治疗是A、给予丙种球蛋白B、右下肢功能位C、右下肢肌力训练D、右下肢热敷E、给予地巴唑

题目

患儿1岁半,发热、流涕、咳嗽3天后好转,又过3天,体温再度升高,出现烦躁不安,拒抱,呕吐,嗜睡,右下肢力弱,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最可能的诊断是A、病毒性脑炎

B、流感

C、脑膜炎

D、脊髓灰质炎

E、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不宜采用的治疗是A、给予丙种球蛋白

B、右下肢功能位

C、右下肢肌力训练

D、右下肢热敷

E、给予地巴唑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C

更多“患儿1岁半,发热、流涕、咳嗽3天后好转,又过3天,体温再度升高,出现烦躁不安,拒抱,呕吐,嗜睡,右下肢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男,1岁半。发热,咳嗽4天,曾用青霉素肌注治疗无效。昨天起拒食,呕吐,尿量减少。入院查体:体温39.8℃,脉率180次/分,呼吸65次/分,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口唇发绀,鼻翼扇动,三凹征(+),两肺散在中小水泡音,肝脏右肋下3cm。血白细胞2.5×10/L,中性粒细胞90%。

    该患儿首要的护理诊断是
    A.体温升高
    B.有腹胀的可能
    C.气体交换受损
    D.营养失调
    E.体液不足

    答案:C
    解析:
    根据患儿病史特点及体征,应考虑肺炎合并心衰,此时首要的护理诊断是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炎有关,由于患儿合并心衰,缺氧明显,应尽可能保持安静让患儿休息,不宜进行体位引流及翻身拍背等护理操作。

  • 第2题:

    A.幼儿急疹
    B.水痘
    C.麻疹
    D.药物疹
    E.猩红热

    1岁患儿,发热伴咳嗽3天,流涕、打喷嚏,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粗糙、充血。1天后,耳后及面部开始出现斑丘疹,咳嗽加剧,体温更高( )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患儿,男,9个月,因发热、呕吐3天,抽搐2次入院。入院查体:嗜睡,前囟膨隆,颈强(),腰穿脑脊液的外观混浊,潘氏试验++,WBC 1380×106/L,N90%,L10%,糖0.6mmol/L。大剂量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静滴治疗5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复查脑脊液好转。几天后,再度出现高热,呕吐惊厥,前囟又隆起,应考虑为

    A.化脓性脑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脓肿

    D.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

    E.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


    化脓性脑膜炎合并硬膜下积液

  • 第4题:


    患儿男,1岁半。发热,咳嗽4天,曾用青霉素肌注治疗无效。昨天起拒食,呕吐,尿量减少。入院查体:体温39.8℃,脉率180次/分,呼吸65次/分,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口唇发绀,鼻翼扇动,三凹征(+),两肺散在中小水泡音,肝脏右肋下3cm。血白细胞2.5×10/L,中性粒细胞90%。

    该患儿首要的护理诊断是
    A.体温升高
    B.有腹胀的可能
    C.气体交换受损
    D.营养失调
    E.体液不足

    答案:C
    解析:



    根据患儿病史特点及体征,应考虑肺炎合并心衰,此时首要的护理诊断是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炎有关,由于患儿合并心衰,缺氧明显,应尽可能保持安静让患儿休息,不宜进行体位引流及翻身拍背等护理操作。

  • 第5题:

    女孩,2岁。发热2天,呕吐1次,稀便1~2次,烦躁。当地有脊髓灰质炎流行。当该患儿出现下列哪些症候时,应怀疑脊髓灰质炎(瘫痪前期)可能( )

    A.发热、头痛,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B.发热、皮疹、咽痛、呕吐、腹泻或便秘
    C.发热、咽痛、呕吐、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
    D.再次发热、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全身肌痛、拒抱
    E.呼吸浅速、声音低微、肌张力降低

    答案:D
    解析:
    应熟悉脊髓灰质炎各期的临床表现,前驱期以非特异性上呼吸道或消化道表现为主;瘫痪前期可出现再次发热,全身肌肉疼痛,感觉过敏,婴幼儿表现为喜卧拒抱,颈部有阻力,脑脊液可出现异常;瘫痪期具有典型的瘫痪特点。答案A、B缺乏神经系统表现;C出现感觉障碍,不符合脊髓灰质炎特点;E出现瘫痪表现。故答案D为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