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3岁。浊漆工,主因头晕、乏 力1个月余,发现皮肤有散在的出血点3 天人院,通过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 病,其最可能的发病因素是A.长期接触油漆B.遗传因素C.病毒感染D.生活不规律E.饮食不节制

题目

患者男性,43岁。浊漆工,主因头晕、乏 力1个月余,发现皮肤有散在的出血点3 天人院,通过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 病,其最可能的发病因素是

A.长期接触油漆

B.遗传因素

C.病毒感染

D.生活不规律

E.饮食不节制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43岁。浊漆工,主因头晕、乏 力1个月余,发现皮肤有散在的出血点3 天人院,通过相关检查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36岁。反复发作皮肤瘀点、瘀斑伴月经量过多3个月来院就诊。查体:轻度贫血貌,周身皮肤可见散在瘀点,余无异常。鉴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的最有效检查是()。

    A.束臂试验
    B.骨髓象分析
    C.凝血时间测定
    D.细胞化学染色
    E.血小板计数和形态

    答案:E
    解析:
    A项,束臂试验即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用于检测毛细血管的脆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束臂试验阳性,过敏性紫癜患者半数以上阳性,故不能有效鉴别;B项,骨髓象分析主要用于了解骨髓造血细胞生成的质与量的变化,二者没有太大区别;C项,凝血时间测定指测定静脉血离体后发生凝固所需的时间,二者凝血时间均会延长;D项,细胞化学染色指通过对血细胞的各种生化成分,代谢产物的测定了解血细胞的类型;E项,血小板计数和形态可以区别二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是血小板抗体的存在,导致血小板数目减少;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性小血管炎症改变,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伴有渗出性出血和血肿,不涉及血小板的减少。

  • 第2题:

    一油漆工人,最近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皮肤干燥、皲裂,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有中毒颗粒,尿酚值16mg/L。
    此患者考虑是

    A、汽油中毒
    B、一氧化碳中毒
    C、硫化氢中毒
    D、急性甲醛中毒
    E、苯中毒

    答案:E
    解析:
    苯中毒实验室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粒细胞中空泡或中毒颗粒,或全血细胞减少。尿酚值大于10mg/L,提示有苯接触。

  • 第3题:

    患者男性,55岁。因突发右上肢无力来院就诊。检查发现:患者右上肢可前后移动,但无法抬起。此时患者的肌力程度为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B

  • 第4题:

    患者女性,36岁。反复发作皮肤瘀点、瘀斑伴月经量过多3个月来院就诊。查体:轻度贫血貌,周身皮肤可见散在瘀点,余无异常。鉴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的最有效检查是

    A.束臂试验
    B.骨髓象分析
    C.凝血时间测定
    D.细胞化学染色
    E.血小板计数和形态

    答案:E
    解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是血小板抗体的存在,导致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性小血管炎症改变,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伴有渗出性出血和血肿,不涉及血小板的减少。选项A束臂试验即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用于检测毛细血管的脆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束臂试验阳性,过敏性紫癜患者半数以上阳性;选项B骨髓象分析主要用于了解骨髓造血细胞生成的质与量的变化;选项C凝血时间测定指测定静脉血离体后发生凝固所需的时间,时间延长见于各型血友病,抗凝药物治疗;选项D细胞化学染色指通过对血细胞的各种生化成分,代谢产物的测定了解血细胞的类型。

  • 第5题:

    男性,35岁,因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年,头晕、乏力、心悸2天人院。入院时检查:贫血外貌,Hb50g/L。患者既往有多次输血史,1个月前在输血过程中曾出现发热反应,体温达39.5℃,经对症处理缓解。此次给予输血治疗,首选的血液制品是

    A.全血

    B.洗涤红细胞

    C.浓缩红细胞

    D.红细胞悬液

    E.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