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5日晚,蒋某酒后驾车,车冲上人行道,将走在人行道上的闫某撞伤。闫某花去医药费3000元。同年4月10日,两人就医药费等赔偿问题进行协商,但未达成协议。4月20日,闫某请求当地交警大队进行调解,但调解失败。2006年4月15日,闫某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蒋某赔偿自己所受的损失。问:(1)该案诉讼时效期间是多长?依据何在?(2)2006年4月15日,诉讼时效期间是否已届满?为什么?

题目

2005年3月5日晚,蒋某酒后驾车,车冲上人行道,将走在人行道上的闫某撞伤。闫某花去医药费3000元。同年4月10日,两人就医药费等赔偿问题进行协商,但未达成协议。4月20日,闫某请求当地交警大队进行调解,但调解失败。2006年4月15日,闫某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蒋某赔偿自己所受的损失。

问:

(1)该案诉讼时效期间是多长?依据何在?

(2)2006年4月15日,诉讼时效期间是否已届满?为什么?


相似考题

2.闫某是某国有企业的厂长,张某是该厂某车间主任,在上任1年多的时间内闫某先后接受他人送来的贿赂10万多元,并在自己任职的企业内为他们提供包括安排工作在内的尽可能的便利,其中有6万多元是通过张某介绍来的人送的,闫某将其中2万元送给张某作酬劳费。张某后来赌钱欠别人一大笔赌债,于是找到闫某,说:“给我点钱花,否则我就告你。”闫某很害怕,于是给了张某1.5万元。但是事过不久,张某又找闫某要钱,闫某说手头没钱,张某要求其将工会活动的部分经费借给自己先用一用,1个月后保证偿还,闫某就把自己保管的工会活动经费2万元给了张某。之后闫某多次向其催要,但张某一直无力偿还。4个月后,闫某被告发。在闫某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期间,闫某向检察机关提供了市税务局副局长钱某巨额受贿的犯罪线索。经反贪污贿赂局侦查,侦破了钱某受贿120万元的特大案件。根据以上情况。请回答下列各题所列问题。(1)分析闫某接受他人送来的10万多元的行为的性质。(2)分析张某介绍他人为闫某行贿并从中得到部分“酬劳费”的行为的性质。(3)张某向闫某要钱还赌债的行为,构成什么罪?(4)闫某把自己保管的工会活动经费给张某用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犯罪?(5)在本案中,张某与闫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构成何种共同犯罪?(6)对闫某如何处理?

4.闫某是某国有企业的厂长,张某是该厂某车间主任,在上任1年多的时间内闫某先后接受他人送来的贿赂10万多元,并在自己任职的企业内为他们提供包括安排工作在内的尽可能的便利,其中有6万多元是通过张某介绍来的人送的,闫某将其中2万元送给张某作酬劳费。张某后来赌钱欠别人一大笔赌债,于是找到闫某,说:“给我点钱花,否则我就告你。”闫某很害怕,于是给了张某1.5万元。但是事过不久,张某又找闫某要钱,闫某说手头没钱,张某要求其将工会活动的部分经费借给自己先用一用,1个月后保证偿还,闫某就把自己保管的工会活动经费2万元给了张某。之后闫某多次向其催要,但张某一直无力偿还。4个月后,闫某被告发。在闫某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期间,闫某向检察机关提供了市税务局副局长钱某巨额受贿的犯罪线索。经反贪污贿赂局侦查,侦破了钱某受贿120万元的特大案件。根据以上情况,请回答下列各题所列问题。(1)分析闫某接受他人送来的10万多元的行为的性质。(2)分析张某介绍他人为闫某行贿并从中得到部分“酬劳费”的行为的性质。(3)张某向闫某要钱还赌债的行为,构成什么罪?(4)闫某把自己保管的工会活动经费给张某用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犯罪?(5)在本案中,张某与闫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构成何种共同犯罪?(6)对闫某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该案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3分)

         依据:《民法通则》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4分)

        (2)诉讼时效期间未届满。(4分)

         理由:2005年4月20日,闫某向交警大队提出调节请求时,诉讼时效中断。调解失败,诉讼时效期间重新算起。2006年4月15日仍在诉讼时效期间内。(4分)
 

更多“2005年3月5日晚,蒋某酒后驾车,车冲上人行道,将走在人行道上的闫某撞伤。闫某花去医药费3000元 ”相关问题
  • 第1题:

    合义务的择一举动是指虽然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造成了结果,但即使其遵守法律,也不能避免该结果的情形。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合义务的择一举动的是:

    A.甲驾车正常行驶,行人王某从人行道上猛然冲向甲,结果王某被撞伤
    B.乙醉酒后驾车,行人王某同样喝醉了酒,从人行道上猛然冲向乙,结果王某被撞伤
    C.丙驾车超速行驶,行人王某横穿马路,丙来不及刹车,将王某撞伤
    D.丁驾车超载行驶,行人王某横穿马路,幸而丁紧急刹车,才没有撞到王某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②造成结果;③即使其遵守法律,也不能避免结果。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甲驾车正常行驶,不属于“实施了违法行为”,不符合定义;B项,乙酒后驾车属于“实施了违法行为”,撞伤王某属于“造成结果”,王某同样喝醉了酒冲向乙,也就意味着“即使乙遵守法律也无法避免结果”,符合定义;C项,丙驾车超速行驶属于“实施了违法行为”,将王某撞伤属于“造成结果”,但是如果丙没有超速,完全来得及刹车,就可以避免将王某撞伤,不属于“即使遵守法律也无法避免结果”,不符合定义;D项,没有撞到王某,不属于“造成结果”,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

  • 第2题:

    小学生杨某放学途中,在人行道上被电动车撞伤。对杨某所受伤害,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 学校
    B.车主
    C. 杨某的监护人
    D.车主和学校

    答案:B
    解析: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1)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2)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3)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4)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故学校不需承担赔偿责任。第二十三条规定,对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故车主应承担赔偿责任。

  • 第3题:

    小学生杨某放学途中,在人行道上被电动车撞伤。对杨某所受伤害,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

    A.学校
    B.车主
    C.杨某的监护人
    D.车主和学校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顾某欲与闫某离婚。下列情形中,顾某既可以之作为起诉离婚的理由,同时可请求损害赔偿的有(  )。

    A.闫某变卖夫妻共同财产
    B.闫某殴打顾某致其残疾
    C.闫某与婚外异性同居
    D.闫某经常赌博且屡教不改
    E.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

    答案:B,C
    解析:
    《婚姻法》第32条第3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①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②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③有赌博或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④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⑤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①重婚的;②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③实施家庭暴力的;④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 第5题:

    小学生杨某放学途中,在人行道上被电动车撞伤,对杨某所受伤害,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学校
    B、车主
    C、杨某的监护人
    D、学校和车主

    答案:B
    解析: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