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中,当地物符号化后出现压盖时,应进行符号位移,位移后符号间保持的间隔值一般不小于()毫米。
A0.1
B0.2
C0.3
D0.4
第4题:
在地图编绘中,描述独立地物和其他要素关系错误的是()。
第5题:
地形图五大要素通常指地形图()。
第6题:
在地形图测绘中,一般情况下比例尺越小,用()。
第7题:
在地形图上,长度依测图比例尺而宽度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是()。
第8题:
同种要素矛盾时,保持高级要素位置不变,位移低级别要素;
不同种要素矛盾时,主要要素位置不变,位移次要要素;
独立地物与其他要素矛盾时,移动独立地物。
点符号与面符号压盖时,破坏面符号完整绘出点符号
第9题:
0.1
0.2
0.3
0.4
第10题:
比例符号
半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
地物注记符号
第11题:
当面积较大时,选用面状符号
面状符号的使用需要根据地物的大小及比例尺来确定,当客观事物呈面状分布,实际面积较大,按一定比例尺缩小后,仍能显示其外部轮廓时,用面状符号表示地物
当面积较小时,不能选用面状符号
面状符号与比例尺无关
第12题:
大部分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
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
半依比例尺表示的地和符号
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
第13题:
第14题:
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中,当地物符号化后出现压盖时,应进行符号位移,位移后符号间保持的间距值一般不小于()mm。
A0.1
B0.2
C0.3
D0.4
第15题:
下列哪种位理方法是违背制图处理原则()
第16题:
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中,当地物符号化后出现压盖时,应进行符号位移,位移后符号间保持的间隔值一般不小于()毫米。
第17题:
在地形图上,长度和宽度都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是()
第18题:
在地形图上,长度依测图比例尺而宽度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是()
第19题:
0.1
0.2
0.3
0.4
第20题:
A与道路、河流的关系,应保持相交、相切或相离的关系
B.处理与次要地物的关系时,一般保持独立地物的中心位置而移动其他次要地物位置
C.与同色要素的关系是压盖其他要素
D.与不同色的河流、等高线在一起时压盖河流、等高线,绘出独立地物符号
第21题:
0.1
0.2
0.3
0.4
第22题:
比例尺、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图幅、图例注记
比例尺、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指北方向线、颜色
比例尺、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指北方向线、图例注记
图幅、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指北方向线、图例注记
第23题:
不绘出
移位绘出
与独立地物叠置绘出
被独立地物压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