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大同》)教材认为句子中”之“的词性是 。
第1题: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第2题:
默写。(7分)
(1)正入万山圈子里,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3)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____________。 (《礼记?大道之行也》)
(5)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题:
第4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出自孔子的()。
第5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一句出自()。
第6题:
说明下列各句中“之”字的词性和用法。 1、驅車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 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3、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 4、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5、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至焉。 6、夫晉何厭之有。 7、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第7题:
翻译: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第8题:
下列句子,属于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句是()
第9题: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通九道,陂九泽
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
任重而道远
第13题:
下面句子,有数词用作动词情况的是()
A、人十能之,己千之
B、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C、或相倍蓰,或相什百
D、愿受一廛而为氓
第14题:
“孤苦零丁”、“天下为公”、“望洋兴叹”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
B.《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礼记·大同》
C.《陈情表》、《礼记·大同》、《庄子·秋水》
D.《礼记·大同》、《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
第15题:
下列句子中“之”連接定語和中心語,構成名詞性偏正結構的是()。
A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B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C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D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第16题:
《礼记•礼运》中提到的大同社会的总要求是()
第17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篇》。
第18题:
翻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第19题:
下列句子中,“之”用作代词,复指前置宾语的一句是()
第20题:
第21题: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第22题: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第23题:
《周易》
《道德经》
《论语》
《礼记》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