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表面淬火、渗碳、氮化等属于最终热处理,一般安排在机械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相关问题
  • 第1题:

    安排在机械加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

    • A、正火
    • B、退火
    • C、时效处理
    • D、渗碳
    • E、高频淬火

    正确答案:A,B,C

  • 第2题:

    生产机械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是:()

    • A、机加工
    • B、热处理
    • C、装试

    正确答案:C

  • 第3题:

    退火等热处理工序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为提高表面淬火零件的机械性能,调质一般安排在()工序前后。

    • A、粗加工
    • B、半精加工
    • C、精加工
    • D、超精加工

    正确答案:A

  • 第5题:

    轴类零件的调质处理热处理工序应安排在()。

    • A、粗加工前
    • B、粗加工后,精加工前
    • C、精加工后
    • D、渗碳后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为改善毛坯组织而进行的热处理是机械加工制造中的()工序。

    • A、中间
    • B、第一道
    • C、最终
    • D、可有可无的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最终热处理包括淬火、渗碳淬火、回火和渗氮处理等,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和精磨之后进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下列不属于钢的表面热处理的是()。

    • A、表面淬火
    • B、渗碳
    • C、氮化
    • D、回火

    正确答案:D

  • 第9题:

    退火等热处理工序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填空题
    为提高零件硬度和耐磨性的热处理工序,如淬火、渗碳等,一般安排在()之后,()或光整加工之前。

    正确答案: 半精加工,精加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属于只是强化表面,不改变心部组织的表面热处理是()。 Ⅰ.表面淬火;Ⅱ.渗碳;Ⅲ.渗氮;Ⅳ.氮化。
    A

    B

    Ⅰ+Ⅳ

    C

    Ⅱ+Ⅲ

    D

    Ⅱ+Ⅲ+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说明表面淬火、渗碳、氮化热处理工艺在用钢、性能、应用范围等方面的差别。

    正确答案: 表面淬火一般适用于中碳钢(0.4~0.5%C)和中碳低合金钢(40Cr、40MnB等),也可用于高碳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如T8、9Mn2V、GCr15等)。以及球墨铸铁等。它是利用快速加热使钢件表面奥氏体化,而中心尚处于较低温度即迅速予以冷却,表层被淬硬为马氏体,而中心仍保持原来的退火、正火或调质状态的组织。
    应用范围:
    (1)高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应用于中小模数齿轮、小型轴的表面淬火。
    (2)中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主要用于承受较大载荷和磨损的零件,例如大模数齿轮、尺寸较大的曲轴和凸轮轴等。
    (3)工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工频感应加热主要用于大直径钢材穿透加热和要求淬硬深度深的大直径零件,例如火车车轮、轧辘等的表面淬火。
    渗碳钢都是含0.15~0.25%的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如20、20Cr、20CrMnTi、20SiMnVB等。渗碳层深度一般都在0.5~2.5mm。
    钢渗碳后表面层的碳量可达到0.8~1.1%C范围。渗碳件渗碳后缓冷到室温的组织接近于铁碳相图所反映的平衡组织,从表层到心部依次是过共析组织,共析组织,亚共析过渡层,心部原始组织。
    渗碳主要用于表面受严重磨损,并在较大的冲载荷下工作的零件(受较大接触应力)如齿轮、轴类、套角等。
    氮化用钢通常是含Al、Cr、Mo等合金元素的钢,如38CrMoAlA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氮化钢,此外还有35CrMo、18CrNiW等也经常作为氮化钢。与渗碳相比、氮化工件具有以下特点:
    1)氮化前需经调质处理,以便使心部组织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2)表面硬度可达HRC65~72,具有较高的耐磨性。
    3)氮化表面形成致密氮化物组成的连续薄膜,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4)氮化处理温度低,渗氮后不需再进行其它热处理。
    氮化处理适用于耐磨性和精度都要求较高的零件或要求抗热、抗蚀的耐磨件。如:发动机的汽缸、排气阀、高精度传动齿轮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通常可以将零件的加工过程分为以下5个阶段: ①预备热处理; ②机械精加工; ③最终热处理; ④毛坯生产; ⑤机械加工。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生产情况的有()。

    • A、预备热处理主要指退火和正火,最终热处理主要包括淬火、回火及表面处理
    • B、最终热处理安排在机械精加工之后,最终达到材料的使用要求
    • C、预备热处理安排在机械加工前,目的是降硬提塑,便于后续加工
    • D、正确的顺序是④→①→⑤→②→③

    正确答案:A,C

  • 第14题:

    零件氮化处理前必须安排的热处理是()。

    • A、正火
    • B、调质
    • C、表面淬火
    • D、渗碳淬火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在下列提高表面层硬度的方法中,属于化学热处理的方法是()。

    • A、火焰表面淬火
    • B、氮化处理
    • C、渗碳处理
    • D、冷作硬化处理

    正确答案:B,C

  • 第16题:

    轴类零件的调质处理—热处理工序安排在()。

    • A、粗加工前
    • B、粗加工后,精加工前
    • C、精加工后
    • D、渗碳后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常用钢制、铸铁零件的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过程中安排不合理的是()。

    • A、机械加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淬火、渗碳等
    • B、粗加工以后,半精加工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调质、时效、退火等
    • C、半精加工以后,精加工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渗碳、淬火、高频淬火、去应力退火
    • D、精加工以后的热处理工序有氮化、接触电加热淬火等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热处理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安排如下: ①在机械加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退火、正火、人工时效; ②在粗加工后、半精加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人工时效、调质; ③在半精加工后、精加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 ④在精加工后的热处理工序有发黑、镀鉻。

    • A、渗碳
    • B、淬火
    • C、氮化
    • D、表面淬火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某中等载荷齿轮拟选用45钢制造,其可能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

    • A、淬火+低温回火
    • B、调质+表面淬火
    • C、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 D、淬火+氮化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为改善工件材料机械性能的热处理工序,例如淬火、渗碳淬火等,一般都安排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之间进行。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为提高零件表面硬度,可对零件表面进行热处理,下列不属于热处理工艺的是()。

    • A、表面淬火
    • B、渗碳
    • C、氮化
    • D、喷丸处理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填空题
    为提高零件硬度和耐磨性的热处理工序,如淬火、渗碳等,一般安排在()之后,()加工或光整加工之前。

    正确答案: 半精加工,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钢的表面热处理的是()。
    A

    表面淬火

    B

    渗碳

    C

    氮化

    D

    回火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为改善工件材料机械性能的热处理工序,例如淬火、渗碳淬火等,一般都安排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之间进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