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元素的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他们之间有何联系
第1题:
为了提高灵敏度,原子吸收光谱法都会使用元素的最灵敏线作为分析线
第2题: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如果试样的浓度较高,为保持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一般可选择()作分析线。
第3题:
由于电子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跃迁最容易发生,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共振吸收线就是最灵敏线。因此,元素的共振线又叫分析线。
第4题:
在光谱定量分析中推算某一元素在试样中的含量靠()。
第5题: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电离度增大会产生()减弱,()增强。
第6题:
通常选择每种元素的共振线作为(),可保证检测具有高灵敏度。
第7题: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金属离子一般选用待测元素的()作为分析线。
第8题:
光谱定量分析确定元素含量的根据是()
第9题:
何谓分析线对?选择内标元素及分析线对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吸收的谱线称为该元素的()
第14题: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如果测定元素的浓度很高,或为了消除邻近光谱线的干扰等,也可以选用()作分析线。
第15题:
下列分析线描述错误的是()
第16题: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通常分析线是共振线,因为一般共振线灵敏度高,如Hg的共振线185.0nm比Hg的共振线253.7nm的灵敏度大50倍,但实际在测汞时总是使用253.7nm作分析线,其原因是()。
第17题:
何谓元素的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第18题:
为了提高测定低含量组分的灵敏度,通常选用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但当待测元素的共振线受到其他谱线干扰时,则选用其他无干扰的较灵敏谱线作为分析线。
第19题:
何谓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和分析线?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20题:
何谓元素的灵敏线、最后线和分析线?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21题:
灵敏线
共振线
吸收线
分析线
特征线
第22题:
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第二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第三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第一激发态与第二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第一激发态与第三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第23题:
发射线
灵敏线
共振线
入射线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