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发射光谱中元素的最后线、共振线及分析线与它们彼此间的关系。
第1题:
发射光谱分析中各元素的谱线强度与光源的温度关系是(),当光源温度为一定时,某元素的原子发射谱线强度与()成正比。
第2题:
由于电子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跃迁最容易发生,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共振吸收线就是最灵敏线。因此,元素的共振线又叫分析线。
第3题:
在光谱定量分析中推算某一元素在试样中的含量靠()。
第4题:
请解释发射光谱分析中的原子线、离子线;定性分析中的灵敏线、分析线;定量分析中的分析线对。
第5题:
通常选择每种元素的共振线作为(),可保证检测具有高灵敏度。
第6题:
选择内标元素及分析线对的原则是什么?
第7题:
何谓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和分析线?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8题:
何谓分析线对?选择内标元素及分析线对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9题:
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第二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第三激发态与基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第一激发态与第二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第一激发态与第三激发态之间发射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第10题:
发射线
灵敏线
共振线
入射线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分析线必须选择共振线。
第14题:
下列分析线描述错误的是()
第15题: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电离度增大会产生()减弱,()增强。
第16题:
何谓元素的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第17题:
为了提高测定低含量组分的灵敏度,通常选用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但当待测元素的共振线受到其他谱线干扰时,则选用其他无干扰的较灵敏谱线作为分析线。
第18题: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金属离子一般选用待测元素的()作为分析线。
第19题:
何谓元素的灵敏线、最后线和分析线?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20题:
灵敏线
共振线
吸收线
分析线
特征线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
要判断某元素是否存在,至少应有2-3条灵敏线出现
光谱线的自吸现象对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影响很大
分析线中必须包含着最后线
谱线的灵敏度标记数字越大,说明谱线越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