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5岁,体重70kg,因左耳缓慢进行性听力下降就诊于耳科门诊。诉耳鸣,走路不稳感,既往儿时有左耳流脓史1年。 本病关于耳科领域手术治疗,叙述不恰当的是()
第1题:
患者,男,28岁,因左耳间断性流脓伴听力下降3个月余入院。专科检查:左外耳道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混有血液,性质黏稠,左耳鼓膜紧张部可见一米色肉芽循穿孔伸展于外耳道。对于该患者治疗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2题:
患者,男,30岁,体重65kg,因左耳内闭塞感,耳鸣,听力下降3个月伴耳痛,耳内流脓血1周就诊入院。入院初步诊断为外耳道胆脂瘤。检查见外耳道中后段黄白色物堵塞,其表面有红色肉芽和脓液覆盖。下列处理不合适的是()
第3题:
患者,男,45岁,体重65kg,因左耳出现搏动性耳鸣5天来院就诊。既往:听力下降3年,无流脓史。患者否认发病前有感冒史,现在无耳局部疼痛和流脓,无面瘫。若电耳镜检查发现外耳道有红色肉芽组织。应考虑下列哪些疾病()
第4题:
患者,男,45岁,体重65kg,因左耳出现搏动性耳鸣5天来院就诊。既往:听力下降3年,无流脓史。患者否认发病前有感冒史,现在无耳局部疼痛和流脓,无面瘫。若电耳镜检查发现外耳道和鼓膜无明显异常,血压140/90mmHg,纯音测听为左耳中度感音神经性聋、右耳听力正常,声导抗为A型,CT和MRI结果无明显异常。下列处理方法不恰当的是()
第5题:
控制感染
通畅引流
清除病灶、消除病因
恢复听力
力求干耳
以上全对
第6题:
多见于30~50岁的成人
该肿瘤生长一般较缓慢
多单侧发病
为小脑脑桥角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临床表现与肿瘤大小、位置及侵犯范围无关
少部分患者以突聋就诊
第7题:
单纯性鼓膜修补术
鼓膜切开+插管术
乳突改良根治术+听力重建
控制血压
高压氧治疗
保守治疗,定期复诊
第8题:
电耳镜检查
颞骨CT检查
急行手术鼓室探查
检查血压
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
颅脑MRI检查
第9题:
早期
中期
晚期
均有可能
无法判断
潜伏期
第10题:
梅尼埃病
特发性突聋
分泌性中耳炎
耳硬化症
前庭神经元炎
迷路瘘管
第11题:
上皮样囊肿(先天性胆脂瘤)
脑膜瘤
胶质瘤
面神经鞘瘤
听神经瘤
面神经肿瘤
第12题:
患者,男,45岁,体重65kg,因左耳出现搏动性耳鸣5天来院就诊。既往:听力下降3年,无流脓史。患者否认发病前有感冒史,现在无耳局部疼痛和流脓,无面瘫。下列措施,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是()
第13题:
患者,男,35岁,体重70kg,因左耳缓慢进行性听力下降就诊于耳科门诊。诉耳鸣,走路不稳感,既往儿时有左耳流脓史1年。 下列检查中合适的是()
第14题:
患者,男,35岁,体重70kg,因左耳缓慢进行性听力下降就诊于耳科门诊。诉耳鸣,走路不稳感,既往儿时有左耳流脓史1年。 MRI检查示小脑脑桥角占位性改变,内耳道扩大。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第15题:
控制感染
通畅引流
清除病灶、消除病因
恢复听力
力求干耳
以上全对
第16题:
无实用听力者,可经迷路入路手术
内耳道内肿瘤<1.5cm者,可取颅中窝入路手术
大于4cm的肿瘤可经乙状窦后入路
经乙状窦后入路是达到桥小脑角最短入路
经迷路入路不易于保护和修复面神经
颅中窝入路因损伤重,现已很少采用
第17题:
确诊后尽早手术治疗
小听神经瘤可行伽玛刀治疗
颅内压高者可行伽玛刀治疗
伽玛刀治疗后复发者不可再行手术治疗
脑干或小脑受压者可行伽玛刀治疗
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可以忽略周围组织的过多损伤
第18题:
镫骨型耳硬化症
蜗性耳硬化症
早期耳硬化症
晚期耳硬化症
中期耳硬化症
无法判断
第19题:
直径小于1.5cm者为小听神经瘤
直径大于4.0cm或肿瘤超过中线者为大听神经瘤
直径1.5~2.5cm者为中等大听神经瘤
直径2.5~4.0cm者为中等大听神经瘤
直径2.5~3.5cm者为中等大听神经瘤
直径小于2.5cm者为小听神经瘤
第20题:
耳声发射
脑干诱发电位
内听道MRI
耳鸣测试
多普勒超声
第21题:
颈静脉球体瘤
特发性血鼓室
急性中耳炎
耳硬化症的Scwartz征
慢性外耳道炎
耳带状疱疹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