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给予的方式有:按时分次给予、()、()。
第1题:
患者女,23岁,因车祸急诊入院。患者入院时处于昏迷状态,脉搏130次/min,呼吸35次/min,血压110/70mmHg。查体发现患者左下肢骨折,骨盆骨折,严重颅脑损伤。CT检查闭合性脑挫伤。患者1周内最合理的营养方式是A、经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
B、经锁骨下静脉给予肠外营养
C、经外周中心静脉(PICC)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D、经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E、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合
10d后,患者病情稳定,但体重下降10kg,此时最常用的营养途径是A、经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
B、经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C、恢复口服饮食
D、经过PEG给予肠内营养
E、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
此营养途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鼻窦炎
B、误吸
C、淤胆
D、感染
E、肠瘘
第2题:
严重腹泻或吸收不良的患者应该给予肠内营养。
第3题:
当前的营养支持方式有()。
第4题:
休克患者可以给予肠内营养。
第5题:
肠内营养给予的方式有:按时分次给予,(),()。
第6题:
幽门后小肠喂养是更适宜的选择
停止肠内营养,尽快改为肠外途径供给营养
持续喂养方式,避免顿服方式的肠内营养支持
此类患者给予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多无明显效果
减少喂养量,密切评估予以调整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适用于喂养管端位于胃内和胃肠功能良好者
每次入量100~300ml
此方式胃肠道反应轻微
在10~20分钟内完成
给予营养液前应确认胃管在胃内
第9题:
100~300ml
30~50ml
400~500ml
50~80ml
10~20ml
第10题:
分为分次给予和连续输注两种方法
分次给予,每次100~300ml
分次给予,每次间隔2~3小时
分次给予适合鼻胃管及胃功能良好者
连续输注适合胃造瘘和胃功能良好者
第11题:
第12题:
经胃管分次给予胃肠营养液时,错误的说法是:()
第13题:
以下关于肠内营养输注调控正确的是()
第14题:
存在高反流误吸风险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时应该()。
第15题:
患者男,65岁,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呕吐2个月。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30余年,“高血压”22年,“脑梗死”3年。实验室检查:白蛋白25g/L,前白蛋白0.08g/L,尿素5.2mmol/L,肌酐82μmol/L,葡萄糖5.4mmol/L,钠150mmol/L”。胃镜?提示:食管正常,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正常。全胃肠消化道钡餐未见明显异常,结肠镜检查也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近2个月常伴有呼吸急促,考虑“贲门失迟缓症”。经过上消化道造影证实。)此时患者合理的营养方式是()
第16题:
第17题:
经锁骨下静脉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经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经过PICC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经过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
经过PEG、PEJ给予肠内营养
手术胃肠造口给予肠内营养
第18题:
经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时开始时速度约为50毫升
经胃管给予肠内营养开始每日给予营养液500-1000ml,3—4日逐渐增加至2000ml
经肠管给予营养液先使用等渗液
经肠管给予营养液从1000-1500ml/d开始逐渐增加
经胃管给予营养液开始时先用1/4—1/2全浓度
第19题:
口服流食
普通饮食
鼻饲
经外周静脉给予肠外营养
经肠造口给予肠内营养
第2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