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检疫发现囊尾蚴病的处理方法是().
第1题:
屠宰检疫发现囊尾蚴病的处理方法是_。
A.化制或销毁
B.清除囊尾蚴后出售
C.高温处理后出售
D.注明为囊尾蚴病猪后出售
第2题:
某屠宰场检疫员在屠宰检疫中通过宰前群体检查时发现,病猪体型稍偏痩,被毛粗乱,精神委顿,喜卧地,呼吸困难。触诊腹部有波动感,体温等其他检查未见异常。宰后检疫未见猪胴体有异常病变。打开胸、腹腔,发现病猪肠系膜、大网膜有大量囊泡,囊泡从鸡蛋大到排球大小不等,颜色发白。在肺脏、肝脏、肾脏表面可见大小不规则的圆形隆起,成簇拥或散在,不易与宿主组织分离,摘除时会和组织连在一起。切开肺脏、肝脏、肾脏,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囊泡。囊壁分两层,囊泡内充满无色或微黄色的透明液,有的囊泡中可看到如沙粒大小的原头蚴。该病可确诊为
A.细颈囊尾蚴病
B.棘球蚴病
C.猪囊尾蚴病
D.多头蚴病
E.裂头蚴病
第3题:
猪囊尾蚴检疫时,应重点检疫那些部位的肌肉?
第4题:
某屠宰场检疫员在屠宰检疫中通过宰前群体检查时发现,病猪体型稍偏瘦,被毛粗乱,精神委顿,喜卧地,呼吸困难。触诊腹部有波动感,体温等其他检查未见异常。宰后检疫未见猪胴体有异常病变。打开胸、腹腔,发现病猪肠系膜、大网膜有大量囊泡,囊泡从鸡蛋大到排球大小不等,颜色发白。在肺脏、肝脏、肾脏表面可见大小不规则的圆形隆起,成簇拥或散在,不易与宿主组织分离,摘除时会和组织连在一起。切开肺脏、肝脏、肾脏,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囊泡。囊壁分两层,囊泡内充满无色或微黄色的透明液,有的囊泡中可看到如沙粒大小的原头蚴。该病可确诊为( )
A、细颈囊尾蚴病
B、棘球蚴病
C、猪囊尾蚴病
D、多头蚴病
E、裂头蚴病
第5题:
《生猪的屠宰检疫规程》里规定生猪的检疫对象包括()。
第6题:
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不包括()
第7题:
官方兽医小李对即将屠宰的生猪实施检疫,检疫对象应包含()。
第8题:
《生猪屠宰检疫规程》规定,猪囊尾蚴检查的主要部位是()。
第9题:
猪囊虫病
猪旋毛虫病
猪细颈囊尾蚴病
猪球虫病
猪华支睾吸虫病
第10题:
旋毛虫
弓形虫
棘球蚴
猪囊尾蚴
肉孢子虫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检疫人员进行生猪屠宰检疫时,发现一头猪的膈肌中有黄豆大小的半透明囊泡,泡内充满囊液。泡壁上有一小结节,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为寄生虫头节。该虫体最可能是( )
A.旋毛虫
B.弓形虫
C.棘球蚴
D.肉孢子虫
E.猪囊尾蚴
第14题:
某屠宰场在屠宰一批生猪后发现有部分猪肝脏被膜上有黄豆大、鸡蛋大大小不等的囊泡。检疫人员采囊泡发现:囊壁乳白色,囊内含有透明的液体和一个白色头节。据此判断该群猪可能感染有( )
A、猪囊虫病
B、猪旋毛虫病
C、猪细粒棘球蚴病
D、猪球虫病
E、猪华支睾吸虫病
第15题:
检疫人员进行猪屠宰检疫时,取一头猪的膈肌剪十数个米粒大小的样品,置载玻片上压片,然后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肌纤维间有内有盘曲幼虫的包囊。该虫体最可能是( )
A.旋毛虫
B.弓形虫
C.棘球蚴
D.肉孢子虫
E.猪囊尾蚴
第16题:
某屠宰厂屠宰生猪时,检出了“痘猪肉”,根据国家规定,在规定检验部位40cm2面积上有3个或3个以下囊尾蚴的“痘猪肉”,应如何处理
第17题:
屠宰检疫发现的有条件食用肉的唯一处理方法为().
第18题: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囊尾蚴检查方法是:沿()两侧肌纤维方向切开()厘米腰肌。
第19题:
下列()不全是生猪屠宰检疫对象。
第20题:
化制
熏蒸消毒
高温处理
低温急冻
第21题:
化制或销毁
清除囊尾蚴后出售
高温处理后出售
注明为囊尾蚴病猪后出售
第22题: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
猪囊尾蚴、猪旋毛虫病
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炭疽
猪副伤寒、猪副嗜血杆菌病
猪2型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丝虫病
第23题:
产地检疫
市场检疫
屠宰检疫
运输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