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动物体内水的来源和排出途径?”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精子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正确答案: 精曲小管上皮产生精子、精曲小管、精直小管、睾丸网、睾丸输出小管、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体外。

  • 第2题:

    简述水在动物体内的主要功能作用。


    正确答案:水是动物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运输营养物质、排泄废物,调节体温,促进细胞与组织的化学作用,调节组织的渗透压等。

  • 第3题:

    简述泪液的作用、产生和排出途径。


    正确答案:作用:泪液借眨眼活动涂抹于眼球表面,湿润和清洁角膜,可冲洗异物。泪液含有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具有灭菌作用。
    泪腺分泌泪液,经排泄管→结膜上穹→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下鼻道

  • 第4题:

    在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和代谢水。


    正确答案:饮料水;食物水

  • 第5题:

    高等动物体内糖来源的主要途径有()和()


    正确答案:消化吸;非糖物质转换化

  • 第6题:

    体内的水主要来源()和()。


    正确答案:食物;物质体内氧化

  • 第7题:

    动物体内的水来源于()、()和()。


    正确答案:饮水;饲料水;代谢水

  • 第8题:

    多选题
    动物体内水的来源()。
    A

    饮水

    B

    饲料水

    C

    代谢水

    D

    蒸发水

    E

    排泄水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动物体内水的来源和流失途径?

    正确答案: 动物体获取水的来源有三条途径:
    1)饮水;
    2)饲料水;
    3)代谢水
    动物体内水的代谢排除途径:
    1)粪和尿的排泄;
    2)肺脏和皮肤的蒸发;
    3)经动物产品排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钙的排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体内钙的排泄有三条途径

    B

    一般来说,膳食中蛋白质增高时,尿钙排出明显增加

    C

    体内硫酸根的排出与钙的排出呈正相关

    D

    膳食中动物蛋白质增加时,尿钙排出减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动物体内的水分经过代谢后要排出体外,下列哪一种水的流失途径称为不感觉失水()。
    A

    粪中排泄的水

    B

    尿中排泄的水

    C

    呼吸道蒸发的水

    D

    形成产品中的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从传染来源排出后,经过一定方式在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成为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
    A

    病原体

    B

    病原微生物

    C

    细菌

    D

    病毒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动物体内的水来源于饮水、()水和()水三个方面。


    正确答案:饲养;代谢

  • 第14题:

    动物体内的水分经过代谢后要排出体外,下列哪一种水的流失途径称为不感觉失水()。

    • A、粪中排泄的水
    • B、尿中排泄的水
    • C、呼吸道蒸发的水
    • D、形成产品中的水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动物体内水的来源()。

    • A、饮水
    • B、饲料水
    • C、代谢水
    • D、蒸发水
    • E、排泄水

    正确答案:A,B,C

  • 第16题:

    正常人每日水的来源和排出应处于动态平衡,因此,水的来源和排出每天应维持在()mL。

    • A、1500
    • B、1800
    • C、2000
    • D、2500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传染源是指()

    • A、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的人和动物
    • B、体内有细菌和病毒的人和动物
    • C、机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储存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 D、体内有病原体排出的人
    • E、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正确答案:E

  • 第18题:

    简述谷氨酸在体内转变成尿素CO2和水的主要代谢途径。


    正确答案:①谷氨酸+NAD+→{L-谷氨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NADH+H++NH3②α-酮戊二酸→{三羧酸循环}→草酰乙酸+CO2+FADH2+2H++GTP③草酰乙酸+G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O2+GDP+Pi④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DP→{丙酮酸激酶}→丙酮酸+ATP⑤丙酮酸+NAD+→{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乙酰CoA+CO2+NADH+H+⑥乙酰CoA→{三羧酸循环}→2CO2+FADH2+3NADH+3H++ATP⑦FADH2+3NADH+3H++O2+ADP+Pi→{氧化磷酸化}→ATP+H2O+FAD+NAD+⑧NH3+CO2+ATP→{鸟氨酸循环}→氨基甲酰磷酸→尿素

  • 第19题:

    动物体内水的来源有()三种途径。


    正确答案:代谢水、饲料中的水分、饮水

  • 第20题:

    填空题
    高等动物体内糖来源的主要途径有()和()

    正确答案: 消化吸,非糖物质转换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谷氨酸在体内转变成尿素CO2和水的主要代谢途径。

    正确答案: ①谷氨酸+NAD+→{L-谷氨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NADH+H++NH3②α-酮戊二酸→{三羧酸循环}→草酰乙酸+CO2+FADH2+2H++GTP③草酰乙酸+G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O2+GDP+Pi④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DP→{丙酮酸激酶}→丙酮酸+ATP⑤丙酮酸+NAD+→{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乙酰CoA+CO2+NADH+H+⑥乙酰CoA→{三羧酸循环}→2CO2+FADH2+3NADH+3H++ATP⑦FADH2+3NADH+3H++O2+ADP+Pi→{氧化磷酸化}→ATP+H2O+FAD+NAD+⑧NH3+CO2+ATP→{鸟氨酸循环}→氨基甲酰磷酸→尿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动物性食品外源性生物污染的来源和途径。

    正确答案: 1、通过水的污染:各种天然水源(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除含有自然的水栖微生物外,还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生活区污水、医院污水、厕所、动物圈舍等的污染,致使水中出现致病性微生物。这样的水就成了动物性食品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2、通过空气的污染:空气中的微生物通过风沙、尘土飞扬或沉降而附着在动物性食品上。
    3、通过土壤的污染:土壤中除正常的自养型微生物外,还有病人和患病动物的排泄物、动物尸体、以及屠宰加工废弃物、污水等使土壤带染各种致病性微生物。
    4、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A.动物毛皮附带微生物,一旦剥皮工具接触到肉
    B.开膛时划破肠管
    C.挤奶时未洗净奶牛后躯和乳房或挤奶者的手在挤奶前未经严格清洗和消毒
    D.挤乳时人呼吸道疾病的污染
    E.生熟肉之间的污染
    5、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在运输过程中常常由于违反操作要求而造成微生物的污染。如运输车辆不清洁,甚至装运过腐败物品或不洁之物,在使用前未经彻底清洗和消毒而连续使用,就会严重的污染新鲜食品;或在运输过程中,包装破损使动物性食品暴露,或者没有盖紧乳桶,以致在运输过程中收到尘土中微生物的污染。
    6、保藏过程中的污染:保藏过程中往往由于环境被微生物污染而造成食品的污染。如将肉类贮存于阴冷潮湿、霉菌滋生的仓库内,致使肉品受到霉菌的污染;或将肉品存放于露天广场,受到扬尘中微生物的污染。
    7、病媒虫害的污染:苍蝇、老鼠、蟑螂等均带有大量微生物,尤其是致病性微生物。动物性食品在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烹饪过程中,如被病媒虫害咬食,就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动物体内水分来源于自来水,河水,雨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