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何谓肿瘤?肉眼应从哪些方面观察肿瘤?”相关问题
  • 第1题:

    肉眼观察肿瘤应注意肿瘤的数目和大小、()、()、()以及颜色和硬度。


    正确答案:形状;生长方式;有无包膜

  • 第2题:

    关于尤文肉瘤的放疗剂量叙述,正确的是()。

    • A、肉眼可见肿瘤,55~60Gy
    • B、肉眼可见肿瘤,40Gy
    • C、肉眼可见肿瘤,65~70Gy
    • D、原发椎体放疗剂量,40Gy
    • E、镜下残存肿瘤,40Gy

    正确答案:A

  • 第3题:

    气管肿瘤的定性诊断应从哪些方面作分析()

    • A、基底宽窄与夹角大小
    • B、是否带蒂
    • C、密度与边缘
    • D、邻近侵犯情况
    • E、肿大淋巴结

    正确答案:A,B,C,D,E

  • 第4题:

    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异常脉搏?


    正确答案: 测量脉搏时应注意其速率、节律、强弱的变化以及动脉壁的弹性有无异常。

  • 第5题:

    何谓APUD系统肿瘤?


    正确答案: APUD系统是指散布于全身各处、能从细胞外摄取胺前体,并在细胞内脱羧产生胺和多肽激素的一系列内分泌细胞(APUD细胞)。该细胞胞质中有嗜银颗粒,电镜下有膜包绕的电子致密颗粒(即神经内分泌颗粒)。起源于APUD细胞的肿瘤统称为APUD瘤。

  • 第6题:

    何谓肿瘤演进?


    正确答案:恶性肿瘤越来越富有侵袭性的现象称为肿瘤的演进。
    包括:(1)生长加快;(2)浸润周围的组织;(3)远处转移。

  • 第7题:

    何谓肿瘤的结构异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肿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上与相应正常组织的差异称为肿瘤的结构异型性。良性肿瘤的细胞异型性不明显,但有不同程度的结构异型性,如纤维瘤的细胞和正常纤维细胞很相似,只是其排列与正常纤维组织不同,呈编织状。恶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的层次和排列。

  • 第8题:

    问答题
    对危重病人观察应从哪些方面进行?

    正确答案: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生命体征
    ②意识变化
    ③瞳孔变化
    ④精神状态
    ⑤一般情况:如表情与面容;皮肤与粘膜;姿势与体位;排泄物.呕吐物.饮食.睡眠;治疗后反应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望神应从哪些方面观察?

    正确答案: (1)两目:望神重点是观察两目。
    (2)色泽:是指人体周身皮肤(以面部为主)的色泽。
    (3)神情:指人的精神意识和面部表情。
    (4)体态:指人的形体动态。除重点观察上述几方面外,还要结合神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如语言、呼吸、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判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何谓肿瘤的结构异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肿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上与相应正常组织的差异称为肿瘤的结构异型性。良性肿瘤的细胞异型性不明显,但有不同程度的结构异型性,如纤维瘤的细胞和正常纤维细胞很相似,只是其排列与正常纤维组织不同,呈编织状。恶性肿瘤的组织结构异型性明显,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的层次和排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气管肿瘤的定性诊断应从哪些方面作分析( )
    A

    基底宽窄与夹角大小

    B

    是否带蒂

    C

    密度与边缘

    D

    邻近侵犯情况

    E

    肿大淋巴结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何谓肿瘤,肿瘤是如何发生的?

    正确答案: 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失掉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的局部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称为肿瘤。肿瘤发生的相关病因有:①肿瘤是瘤细胞单克隆扩增的结果;②环境和遗传的致癌因素常可使原癌基因激活和(或)抑癌基因的失活而致细胞的恶性转化;③机体内免疫监视功能的丧失;④肿瘤的发生不只是单基因突变的结果,它是一个长期的、多阶段、多因素、多基因突变累积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何谓肿瘤?


    正确答案: 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殖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 第14题:

    何谓肿瘤溶解综合征?如何观察与护理?


    正确答案:肿瘤溶解综合征是指肿瘤细胞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肿瘤细胞快速溶解后,细胞内各种电解质离子、核酸和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突然大量释放入血,所引起的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以及低钙血症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等表现,一般常见于急性白血病、高度恶性淋巴瘤。
    肿瘤溶解综合征多发生在化疗后的24~48小时内。主要依靠监测血清电解质、磷、钙、尿酸、肌酐水平来判断。护理上要严密监测患者的体重、血象变化,每日监测患者电解质,注意水化、碱化,记录24小时尿量,及时发现患者电解质紊乱症状。

  • 第15题:

    对危重病人观察应从哪些方面进行?


    正确答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生命体征
    ②意识变化
    ③瞳孔变化
    ④精神状态
    ⑤一般情况:如表情与面容;皮肤与粘膜;姿势与体位;排泄物.呕吐物.饮食.睡眠;治疗后反应等。

  • 第16题:

    何谓分离度?它的表达式是什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高分离度?


    正确答案:分离度是指相邻两色谱峰的保留值之差与两峰宽度平均值之比。
    表达式:R=tR2-tR1/1/2(Y1+Y2

  • 第17题:

    何谓肿瘤,肿瘤是如何发生的?


    正确答案: 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失掉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的局部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称为肿瘤。肿瘤发生的相关病因有:①肿瘤是瘤细胞单克隆扩增的结果;②环境和遗传的致癌因素常可使原癌基因激活和(或)抑癌基因的失活而致细胞的恶性转化;③机体内免疫监视功能的丧失;④肿瘤的发生不只是单基因突变的结果,它是一个长期的、多阶段、多因素、多基因突变累积的过程。

  • 第18题:

    何谓二倍体肿瘤、非整倍体肿瘤和DNA指数?


    正确答案:根据DNA含量,肿瘤被分为二倍体和非整倍体肿瘤。二倍体肿瘤是在正常二倍体DNA值处具有一个较大的细胞群;非整倍体肿瘤是指具有一个DNA含量不是二倍体的细胞群。DNA指数是非整倍体峰DNA含量与二倍体峰DNA含量的比值。

  • 第19题:

    填空题
    肉眼观察肿瘤应注意肿瘤的数目和大小、()、()、()以及颜色和硬度。

    正确答案: 形状,生长方式,有无包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何谓肿瘤?肉眼应从哪些方面观察肿瘤?

    正确答案: 肿瘤是机体的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这种异常增殖一般是克隆性的。肿瘤的形成,是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细胞生长调控发生严重紊乱的结果。肉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肿瘤:肿瘤的数目和大小,肿瘤的形状,生长方式,有无包膜,肿瘤的颜色和肿瘤的质地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何谓肿瘤溶解综合征?如何观察与护理?

    正确答案: 肿瘤溶解综合征是指肿瘤细胞在治疗的过程中由于肿瘤细胞快速溶解后,细胞内各种电解质离子、核酸和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突然大量释放入血,所引起的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以及低钙血症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等表现,一般常见于急性白血病、高度恶性淋巴瘤。
    肿瘤溶解综合征多发生在化疗后的24~48小时内。主要依靠监测血清电解质、磷、钙、尿酸、肌酐水平来判断。护理上要严密监测患者的体重、血象变化,每日监测患者电解质,注意水化、碱化,记录24小时尿量,及时发现患者电解质紊乱症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根据Roy的适应模式,效应反应应从哪些方面观察?

    正确答案: Roy适应模式由美国护理理论家罗伊提出,是罗伊在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约翰逊的行为系统模式、赫尔森的适应理论、席尔的压力与应激理论、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以及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求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形成。罗伊适应模式深入探讨了人的适应机制、适应方式和适应过程。罗伊认为人是一个整体适应系统,人的生命过程是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不断适应的过程;护理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人地适应性发应和提高人的适应性,从而提高人的健康水平。适应方式是个体对刺激通过调节者和认知者进行控制的结果,是机体应对机制的具体适应活动和表现形式,又称为效应器(effector),分表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1)生理功能
    (2)自我概念
    (3)角色功能
    (4)相互依赖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何谓分离度?它的表达式是什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高分离度?

    正确答案: 分离度是指相邻两色谱峰的保留值之差与两峰宽度平均值之比。
    表达式:R=tR2-tR1/1/2(Y1+Y2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