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患者机械通气时,设定吸人氧的浓度通常为( )
第1题:
(129~130题共用备选答案)
A.面罩给氧
B.鼻导管低浓度给氧
C.鼻导管高浓度给氧
D.无创正压通气
E.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
129.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时应首选的纠正缺氧的措施是
130.确诊为Ⅱ型呼吸衰竭时应首选纠正缺氧的措施是
第2题:
患者需吸人的氧气浓度为45%,氧流量应调节为每分钟
A.4L
B.5L
C.6L
D.7L
E.8L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对未行气管插管患者,复苏早期,最简单有效的建立人工通气的方法是()
第7题:
对有通气障碍致使血中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开始给氧时可()
第8题:
低浓度给氧不超过60%
中浓度给氧适用于缺O2而CO2潴留者
心源性休克应高浓度给氧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应低浓度给氧
吸高浓度氧不应超过1~2日
第9题:
随时预备好急救用具
呼吸暂停频发时,持续高浓度给氧,不超过3天
严重呼吸暂停时,采用面罩给氧及机械正压通气
呼吸暂停时,给氧浓度越高越好
出现呼吸暂停,可拍打足底,托背、放置水床
第10题:
面罩给氧
鼻导管低浓度给氧
鼻导管高浓度给氧
无创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
第11题:
不需给氧
持续低浓度给氧
给予呼吸兴奋剂
机械通气
高浓度吸氧
第12题:
面罩给氧
鼻导管低浓度给氧
鼻导管高浓度给氧
无创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
第13题: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的注意事项
A、调节吸引负压不要超过19.6kPa
B、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C、吸痰时避免用吸引口腔的吸痰管再吸引气管
D、吸痰前应翻身,拍背,使痰液从周边肺野向中心集中
E、吸痰前后应适当提高吸及氧浓度
第14题:
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纠正缺氧的首选措施是
A. 面罩给氧
B. 鼻导管低浓度给氧
C. 鼻导管高浓度给氧
D. 无创正压通气
E. 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机械通气时呼吸机常见的报警原因有()
第18题:
下列给氧方法正确的是()。
第19题:
急性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包括()
第20题:
现场抢救
高浓度给氧
机械通气辅助
低浓度持续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第21题:
调节吸引负压不要超过19.6kPa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吸痰时避免用吸引口腔的吸痰管再吸引气管
吸痰前应翻身,拍背,使痰液从周边肺野向中心集中
吸痰前后应适当提高吸及氧浓度
第22题:
20%~30%
30%~50%
50%~60%
60%~70%
70%~80%
第23题:
面罩给氧
鼻导管低浓度给氧
鼻导管高浓度给氧
无创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