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某,男性,60岁。反复咳喘20余年,1天前外出感寒而诱发喘促。现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疲,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淡苔白,脉微细。其中医治法是()
第1题:
李某,男性,34岁。有慢性咳喘病史5年,外出感寒后,出现咳逆喘息。现症见:喘息咳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稀,头痛,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麻黄汤合华盖散
B、麻杏石甘汤
C、定喘汤
D、射干麻黄汤
E、小青龙汤
第2题:
患者张某,男性,56岁。反复发作心前区疼痛5年。此次因受凉后复发。现症见胸闷疼痛,心痛如绞,感寒尤甚,形寒肢冷。舌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其诊断为胸痹
A、寒痰闭阻证
B、痰浊闭阻证
C、气滞血瘀证
D、寒凝心脉证
E、痰瘀闭阻证
第3题:
刘某,男,72岁。咳喘反复发作20余年,现喘促气短,动则喘甚,汗出肢冷,舌淡,脉沉细。主要在哪些经脉上选穴治疗
A、手太阴、足少阴、督脉
B、手太阴、足太阴、任脉
C、手太阴、足厥阴、督脉
D、手太阴、足少阴、背俞穴
E、手太阴、足太阴、足少阴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王某,女性,72岁。反复咳喘18年。现咯吐涎沫,喘促短气,呼多吸少,动辄尤甚,唇面青紫,舌质黯红,脉虚而涩。其中医病证诊断是()
第7题:
赵某,男,76岁。反复咳喘25年多。现症:咳吐涎沫,喘促短气,呼多吸少,动辄尤甚,唇面青紫,舌质暗红有瘀斑,脉虚而涩。其证候诊断是()
第8题:
阴病治阳
阳病治阴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阴阳双补
第9题:
扶阳固脱
补肺益气养阴
补肾纳气
开郁降气平喘
宣肺平喘
第10题:
喘证痰热郁肺证
哮病发作期热哮证
喘证表寒肺热证
哮病发作期寒哮证
哮病发作期寒包热哮证
第11题:
张某,女性,38岁。反复发作气急痰鸣10余年。半小时前,因外出感寒后,又出现喉中哮鸣有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咳痰不爽,痰黏色黄,发热,恶寒,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苔白腻,舌尖边红,脉弦紧。其中医病证诊断是
A、喘证痰热郁肺证
B、哮病发作期热哮证
C、喘证表寒肺热证
D、哮病发作期寒哮证
E、哮病发作期寒包热哮证
第12题:
患者薛某,男性,70岁。慢性咳喘病史30余年,近2天感寒后出现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扇气促,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咳喘欲绝,偶痰鸣,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脉浮大无根。其治法是
A、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B、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C、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D、补肾纳气,降气平喘
E、回阳救急,降气化痰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齐某,男性,67岁。反复咳喘24年。现咯吐涎沫,喘促短气,咽干而燥,下利泄泻,形寒肢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其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第16题:
某老年男性,2002年12月27日来诊。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咳喘病史10余年,现咳逆喘满不得平卧,痰吐白沫量多,颜面浮肿,苔白腻,脉弦紧。判断该病人预后,可用脉诊。下列脉象尚属可治的是()
第17题:
陈某,男性,21岁,反复发作气急痰鸣10年余。半小时前因外出感寒后,又出现喉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息涌,咳痰色黄,黏浊稠厚,排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身热,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数。其诊断是()
第18题:
月华丸
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
甘草干姜汤
小青龙加石膏汤
麻黄升麻汤
第19题:
肺痿虚热证
肺痿肾虚血瘀证
肺痿虚寒证
肺痿上热下寒证
肺胀肺肾气虚证
第20题:
太渊、列缺、孔最、天突、三阴交、足三里
肺俞、风门、风池、风府、天突、列缺
鱼际、列缺、天突、风门、太渊、太溪
太渊、列缺、膏肓、太溪、肺俞、肾俞
太渊、太溪、太冲、太白、中府、天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