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选择具有如下特征的压力再分布坐垫()
第1题:
关于脊髓损伤平面与功能恢复的关系,正确的是().
第2题:
什么是坐垫设计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原则?
第3题:
一男性脊髓损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对侧病损以下部位痛觉、温觉障碍,触觉正常,请问该患者损伤部位位于()。
第4题:
患者,男性,70岁,半年前外伤后,出现一下肢无力,查体出现如下图步态。多见于什么()
第5题:
肥胖患者设备选择正确的是()
第6题:
简述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
第7题:
大脑损伤
脊髓损伤
胫神经损伤
小脑损伤
腓总神经损伤
第8题:
C6完全性损伤患者能较容易完成翻身动作
C6完全性损伤患者只能利用上肢甩动的惯性完成翻身动作
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上肢功能功能完全正常,下肢完全瘫痪或部分瘫痪
C7损伤的患者可以从仰卧位直接坐起
C6损伤的患者则需翻身至侧卧位或俯卧位后再坐起
第9题:
患者坐上轮椅后,坐垫的前缘离腘窝2.5cm
患者坐上轮椅后,坐垫的前缘离腘窝3.5cm
患者坐上轮椅后,坐垫的前缘离腘窝4.5cm
患者坐上轮椅后,坐垫的前缘离腘窝5.5cm
患者坐上轮椅后,坐垫的前缘离腘窝6.5cm
第10题:
对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仅根据其运动损伤平面预测其功能恢复情况
C7~T5脊髓损伤,患者可以在轮椅上独立
C1~C6脊髓损伤,患者不能步行,在轮椅上可独立
T6以下脊髓损伤,不可能恢复步行
对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仅根据其感觉损伤平面预测其功能恢复情况
第11题:
第12题:
脊髓横贯性损伤
脊髓半侧损伤
脊髓丘脑侧束损伤
脊髓丘脑前束损伤
脊髓背索损伤
第13题: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对轮椅/支撑面及与姿势及压力再分布相关的设备进行个体化选择,并定期进行复核,应同时考虑到的内容,错误的是()
第14题:
脊髓损伤患者可用_______电位推测预后,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其电位_____,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者其电位可能_____。
第15题:
在护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观察是否发生中枢性高热的是()。
第16题:
以下转运脊髓损伤患者急救转运的原则中,错误的是()
第17题:
轮椅的座位长度是指()
第18题:
第19题:
颈段脊髓损伤患者
胸段脊髓损伤患者
腰段脊髓损伤患者
脊髓圆锥损伤患者
马尾损伤患者
第20题:
体型体态
姿势及畸形导致的对压力再分布的影响
行动能力及生活模式的需要
将患者转诊给座椅专家进行护理
第21题:
维持脊柱的稳定
先将患者搬至救护车,再制动固定
防止脊柱的分离、扭曲
避免移动时再次损伤脊髓
制动装置中首选脊柱固定板
第22题:
贴合身体轮廓、一致性压力分散、高浸没或减压
可维护适当的姿势,促进稳定性
允许气体交换,从而尽可能降低臀部接触面的温度湿度
有一种可延展覆盖层,松散置于坐垫表面上,能够贴合身体轮廓
以上全部正确
第23题:
使用足够宽敞牢靠的轮椅和座椅,以容纳患者腰身,承受患者体重。
使用为坐位肥胖患者设计的压力再分布坐垫。
常规检查坐垫的“触底点”。
若情况允许,为肥胖者提供头顶吊架和其他设备,帮助患者不断进行活动和独立行动能力。
以上全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