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AMP的生成与分解分别是有何种酶催化?生成cAMP的底物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1976年国际生化学会委员会的规定,酶的一个国际单位是指

    A.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催化生成lmmol产物的酶量

    B.37℃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C.25℃下,其他为最适条件,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D.30℃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mmol产物的酶量

    E.在实验规定的条件下,每分钟催化一个1mmol底物产生变化所需的酶量


    正确答案:E
    本题考查酶的国际单位,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在1min内能转化1μmol底物的酶量。

  • 第2题:

    根据国际生化学委员会的规定,酶的一个国际单位是指

    A.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B.25℃下,其他为最适条件,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C.在特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μtmol底物产生变化所需的酶量

    D.37℃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01产物的酶量

    E.30℃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μmol产物的酶量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酶的国际单位,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在1min内能转化1rtmol底物的酶量。

  • 第3题:

    茶碱的平喘作用原理是( )。

    A.激活腺苷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加
    B.抑制鸟苷环化酶,使cGMP生成减少
    C.抑制磷酸二酯酶,阻止cAMP衍变为5′-AMP
    D.抑制免疫过程中多个阶段,减少抗体生成
    E.抑制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防止ATP分解为ADP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NO在()极不稳定,()和()是NO的生成细胞。NO的生成需要()的催化,以()为底物,以()作为电子供体,等量生成()和()。


    正确答案:胞外;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一氧化氮合酶;L-精氨酸;还原型辅酶II(NADPH);NO;L-瓜氨酸

  • 第5题:

    腺苷酸环化酶所催化的反应如下:ATP→cAMP+PPi,其平衡常数Keq=0.065,如果ATP水解成AMP+PPi,△Go′=-33.44kJ/mol,试计算cAMP水解成AMP的△Go′是多少?


    正确答案:由于已知反应 ATP→cAMP +PPi 的Keq,根据△Go′与Keq的关系得:  △Go′=-2.303RTlgKeq=-2.303×8.314×10-3×298×lg0.065=15.61 kJ/mol
    那么逆反应cAMP +PPi→ATP的△Go′为 -15.61 kJ/mol
    又已知ATP→AMP + PPi 的△Go′=-33.44 kJ/mol
    所以cAMP→AMP的△Go′=-15.61 kJ/mol+(-33.44 kJ/mol)=-49.05 kJ/mol

  • 第6题:

    关于磷脂酶C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G蛋白激活
    • B、可直接催化PIP2分解
    • C、催化生成DG
    • D、可直接催化酶或蛋白质的磷酸化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如果以淀粉为底物,以淀粉酶为催化剂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则酶促反应的速率既可以通过碘液检测淀粉的分解速率,也可以通过斐林试剂检测淀粉水解产物的生成速率。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单选题
    关于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催化生成氨基酰-AMP-E

    B

    催化生成氨基酰-tRNA

    C

    催化生成氨基酰-ATP-E

    D

    能高度特异地识别氨基酸

    E

    能高度特异地识别tRNA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ATP的生成方式是什么,ATP与ADP或AMP转换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基质水平磷酸化
    ②氧化磷酸化
    ③光合磷酸化
    目的是转移和运输能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催化糖原分解生成葡萄糖的酶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催化cAMP生成的是(),分解的是()。

    正确答案: 腺苷酸环化酶(AC),磷酸二酯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加单氧酶又名羟化酶、混合功能氧化酶,其作用是(  )。
    A

    使单个分子氧加入底物

    B

    催化分子氧中的一个氧原子加入底物,另一氧原子被还原生成水

    C

    催化底物羟化并脱氢,脱的氢与单个氧原子结合生成水

    D

    催化底物羟化并脱氢,脱的氢与单个氧原子结合生成H2O2

    E

    具有氧化、还原、羟化及水解等混合功能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酶的一个国际单位是指

    A、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mmol产物的酶量。

    B、37℃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mol产物的酶量

    C、25℃下,其他为最适条件,每分钟催化生成1mmol产物的酶量

    D、30℃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mmol产物的酶量

    E、在规定的条件下,每分钟催化一个μmol底物产生变化所需的酶量。


    参考答案:E

  • 第14题:

    PRPP酰胺转移酶活性过高可以导致痛风症,此酶催化

    A.从 R-5-P 生成 PRPP
    B.从甘氨酸合成嘧啶环
    C.从PRPP生成磷酸核糖胺
    D.从IMP合成AMP

    答案:C
    解析:

  • 第15题:

    ()可降解cAMP生成5-AMP,导致细胞内cAMP水平下降。

    • A、环腺苷磷酸二酯酶(PDE.
    • B、ADP核糖转移酶
    • C、腺苷酸环化酶
    • D、PKA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RuBP加氧酶催化底物()加氧生成()和(),后者是光呼吸底物的主要来源。


    正确答案:RuBP、PGA即3-磷酸甘油酸、磷酸乙醇酸

  • 第17题:

    糖原的分解是从()开始,由糖原磷酸化酶催化生成()。


    正确答案:非还原末端;1-磷酸-葡萄糖

  • 第18题:

    乳糖操纵子的正控制需要cAMP。cAMP是由()(化合物)在()酶催化下生成的。当cAMP与()蛋白结合形成的复合物与DNA上的()部位结合后,促进()酶也在该部位结合,引起结构基因的转录。


    正确答案:cAMP;腺苷酸换化酶;CAP;启动子;RNA聚合酶

  • 第19题:

    催化cAMP生成的是(),分解的是()。


    正确答案:腺苷酸环化酶(AC);磷酸二酯酶

  • 第20题:

    单选题
    关于磷脂酶C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由G蛋白激活

    B

    可直接催化PIP2分解

    C

    催化生成DG

    D

    可直接催化酶或蛋白质的磷酸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糖原的分解是从()开始,由糖原磷酸化酶催化生成()。

    正确答案: 非还原末端,1-磷酸-葡萄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茶碱的平喘作用原理是(  )。
    A

    激活腺苷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加

    B

    抑制鸟苷环化酶,使cGMP生成减少

    C

    抑制磷酸二酯酶,阻止cAMP衍变为5′-AMP

    D

    抑制免疫过程中多个阶段,减少抗体生成

    E

    抑制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防止ATP分解为ADP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乳糖操纵子的正控制需要cAMP。cAMP是由()(化合物)在()酶催化下生成的。当cAMP与()蛋白结合形成的复合物与DNA上的()部位结合后,促进()酶也在该部位结合,引起结构基因的转录。

    正确答案: cAMP,腺苷酸换化酶,CAP,启动子,RNA聚合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