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原生质体制备的因素有哪些?

题目

影响原生质体制备的因素有哪些?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菌体的预处理、菌体的培养时间、酶浓度、酶解温度与时间、渗透压稳定剂。
更多“影响原生质体制备的因素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原生质体培养有哪些常用方法?用哪些方法可以实现原生质体融合?


    正确答案:培养方法可以分为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两大类,后来又由此派生出一些不同形式的原生质体培养方法。常用的有液体浅层培养法、固体平板法、悬滴培养法等。
    原生质体融合有自发融合、诱导融合。其中诱导融合的方法有:硝酸钠法、多聚化合物法、高pH高Ca++法、聚乙二醇法、还有电融合等方法。

  • 第2题:

    影响微生物原生质体制备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菌体的预处理;
    (2)菌体的培养时间;
    (3)酶浓度;
    (4)酶解温度;
    (5)酶解时间;
    (6)渗透压稳定剂。

  • 第3题:

    亚原生质体可以通过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制备。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影响原生质体活力的因素。


    正确答案: 酶的种类和组合、渗透压稳定剂、质膜稳定剂、pH值、温度、植物材料的生理状态。

  • 第5题:

    在制备植物原生质体时,供体组织经过酶处理后,除得到大量游离的完整原生质体外,还会有一些未被消化的细胞和细胞团,以及破碎的细胞等混合在其中,它们的存在又会对原生质体培养产生不良后果,因此,有必要纯原生质体;具体的纯化方法有以下几种:()、()、()。


    正确答案:过滤-离心法;飘浮法;沉降法和漂浮法结合(界面法)

  • 第6题:

    植物原生质体制备的预处理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1)预质壁分离;
    (2)预培养;
    (3)暗处理;
    (4)光处理;
    (5)低温处理。

  • 第7题:

    微生物原生质体制备过程?


    正确答案: ①筛选标记和稳定性鉴定;
    ②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③原生质体融合。

  • 第8题:

    简述固定化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与特点。


    正确答案:固定在载体上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生命活动的原生质体称为固定化原生质体。
    (1)固定化原生质体的制备包括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原生质体固定化两个阶段。
    ①原生质体的制备:一般来说,原生质体的制备过程是首先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收集起来,悬浮在含有渗透压稳定剂的高渗缓冲液中;然后加入适宜的细胞壁水解酶,在一定的条件下作用一段时间,使细胞壁破坏;分离除去细胞壁碎片、未破坏的细胞以及细胞壁水解酶,而得到球状原生质体。
    ②原生质体固定化:原生质体固定化:原生质体制备好后,把离心收集到的原生质体重新悬浮在含有渗透压稳定剂的缓冲液中,配成一定浓度的原生质体悬浮液,然后采用凝胶包埋法制成固定化原生质体。
    (2)、固定化原生质体具有下列显著特点:
    ①由于没有细胞壁,细胞结构不完整,失去增殖能力,但是由于细胞膜内的结构完整,保持了细胞原有的新陈代谢特性。
    ②固定化原生质体由于解除了细胞壁这一扩散屏障,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传递和吸收,也有利于胞内物质的分泌,可显著提高产率。
    ③固定化原生质体由于有载体的保护作用,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和保存稳定性,可反复使用和连续使用较长时间,利于连续化生产,在4˚C保存较长时间后仍能保持其生产能力。
    ④固定化原生质体易于何发酵产物分开,有利于产物的分离纯化,提高产品质量。
    ⑤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的培养基中需要添加渗透压稳定剂,以保存原生质体的稳定性。这些渗透压稳定剂在发酵结束后,可用层析或膜分离技术等方法与产物分离。

  • 第9题:

    填空题
    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有(),(),(),()。

    正确答案: 菌种特性,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再生培养基成分,再生培养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固定化原生质体的制备过程中有什么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固定化原生质体的制备过程的注意事项:
    A.加入适当的渗透压稳定剂,防止原生质体破裂。
    B.应选择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制备原生质体,以获得较高的原生质体形成率并保证原生质体的浓度。
    C.加入胞壁溶解酶的种类、浓度、酶作用温度、pH值及作用时间需经过预试以确定最佳作用条件。
    D.添加青霉素和酶以防止细胞壁再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影响微生物原生质体制备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菌体的预处理;
    (2)菌体的培养时间;
    (3)酶浓度;
    (4)酶解温度;
    (5)酶解时间;
    (6)渗透压稳定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原生质体培养有哪些常用方法?用哪些方法可以实现原生质体融合?

    正确答案: 培养方法可以分为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两大类,后来又由此派生出一些不同形式的原生质体培养方法。常用的有液体浅层培养法、固体平板法、悬滴培养法等。
    原生质体融合有自发融合、诱导融合。其中诱导融合的方法有:硝酸钠法、多聚化合物法、高pH高Ca++法、聚乙二醇法、还有电融合等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有(),(),(),()。


    正确答案:菌种特性;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再生培养基成分;再生培养条件

  • 第14题:

    影响原生质制备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影响原生质制备的因素:
    (1)菌体的预处理;
    (2)菌体的培养时间;
    (3)酶浓度;
    (4)酶解温度;
    (5)酶解时间;
    (6)渗透压稳定剂。

  • 第15题:

    制备原生质体时为何要在等渗或稍高渗溶液中进行?


    正确答案: 只有培养在等渗或稍高渗培养基中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如果植物的原生质体培养在非等渗或低渗或高渗培养液中植物有可能会因为浓度差而吸水或是失水从而导致植物的死亡,所以植物的原生质体要培养在等渗或稍高渗培养基中。

  • 第16题:

    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原生质体培养的程序。


    正确答案: (1)原生质体的活力
    (2)原生质体起始密度
    (3)细胞壁再生速度
    (4)培养基营养
    (5)培养条件
    (6)供试材料的基因型和生理状态
    原生质体分离——原生质体纯化——原生质体培养——原生质体胞壁再生——细胞团形成——器官形成、植株再生。

  • 第17题:

    固定化原生质体的制备过程中有什么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固定化原生质体的制备过程的注意事项:
    A.加入适当的渗透压稳定剂,防止原生质体破裂。
    B.应选择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制备原生质体,以获得较高的原生质体形成率并保证原生质体的浓度。
    C.加入胞壁溶解酶的种类、浓度、酶作用温度、pH值及作用时间需经过预试以确定最佳作用条件。
    D.添加青霉素和酶以防止细胞壁再生。

  • 第18题:

    动植物原生质体制备过程?


    正确答案: ①取材与除菌;
    ②酶解;
    ③分离;
    ④洗涤;
    ⑤鉴定。

  • 第19题:

    在制备酵母原生质体时,可用溶菌酶破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微生物的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菌体的预处理 (甘氨酸、EDTA、青霉素等),菌体的培养时间 (对数期、对数期到平稳期),酶浓度,酶解温度和pH,酶解时间及渗透压稳定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植物原生质体制备的预处理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预质壁分离;
    (2)预培养;
    (3)暗处理;
    (4)光处理;
    (5)低温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影响原生质制备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影响原生质制备的因素:
    (1)菌体的预处理;
    (2)菌体的培养时间;
    (3)酶浓度;
    (4)酶解温度;
    (5)酶解时间;
    (6)渗透压稳定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微生物的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有()、()、()、 ()等。

    正确答案: 酶浓度,菌液预处理,酶解温度,渗透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