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原生质体的质量
2)、融合方法
3)、融合参数
4)、融合体的类型
影响PEG融合率的因素主要有:PEG的相对分子质量、纯度、浓度、处理时间、原生质体的生理状况和密度等。
影响电融合的因素主要有:原生质体的密度,融合液的成分,电极的材料和间距,交变电场强度,直流脉冲的强度、宽幅及次数等。
更多“简述影响原生质体融合的因素”相关问题
  • 第1题:

    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有(),(),(),()。


    正确答案:菌种特性;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再生培养基成分;再生培养条件

  • 第2题:

    影响原生质体活力的因素。


    正确答案: 酶的种类和组合、渗透压稳定剂、质膜稳定剂、pH值、温度、植物材料的生理状态。

  • 第3题:

    人工获得一个杂种植株,需要下列哪项步骤()

    • A、分离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组织培养;得到杂种植株
    • B、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融合;杂种植株
    • C、获取细胞;原生质融合;组织培养;杂种植株
    • D、获取细胞;原生质直接融合;组织培养

    正确答案:A

  • 第4题:

    简述原生质体融合的优越性。


    正确答案:①受接合型或致育型的限制小,两亲株没有供体和受体之分,有利于不同种属微生物的杂交
    ②重组频率高于其他杂交方法:原生质体剥离了细胞壁,去除了细胞间物质交换的主要障碍,也避免了修复系统的制约;再加上促融剂的诱导作用,重组频率显著提高
    ③遗传物质的传递更加充分、完善,既有核配又有质配。
    ④可以采用温度、药物、紫外线等处理纯化亲株的一方或双方,然后使其融合,筛选再生重组子菌落,提高筛选效率⑤用微生物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可明显提高诱变频率

  • 第5题:

    在原生质体融合中,原生质体钝化是指经钝化后其存活率()。

    • A、接近于零
    • B、为零
    • C、不受影响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简述影响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


    正确答案: 植物种类,原生质体活力,原生质体起始密度,渗透调节,原生质体粘连,培养条件和方法。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微生物的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菌体的预处理 (甘氨酸、EDTA、青霉素等),菌体的培养时间 (对数期、对数期到平稳期),酶浓度,酶解温度和pH,酶解时间及渗透压稳定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方法。

    正确答案: 1、标记菌株的筛选2、原生质体的制备3、原生质体的再生试验4、原生质体的融合5、融合子的选择——融合子的遗传分析6、优良菌株的筛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影响原生质体分离的因素?

    正确答案: (1)材料来源:常用材料包括叶肉细胞,其次为愈伤细胞或细胞悬浮培养物以及根、茎、叶、花、果实、胚芽鞘、子叶、花粉等。
    (2)渗透压:分离原生质体常用的配制酶液及洗涤溶液CPW液
    (3)酶:分离原生质体最常用的酶组合纤维素酶R-10+Pectinas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原生质体融合的定义及意义。

    正确答案: 两个带有不同遗传标记(营养缺陷、抗药性、温度敏感、色素等)的亲本通过酶解作用,使其细胞壁脱除或部分脱除,制成原生质体,并在高渗条件下混合,用聚乙二醇(PEG)促进其发生融合,接着两亲本遗传物质交换,从而实现遗传重组。然后高渗条件下,重新生成细胞壁,在筛选培养基上生长筛选出具有理想性状的融合子。
    意义:打破了微生物种属间的界限,使远源杂交成为可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

    正确答案: 植物种类,原生质体活力,原生质体起始密度,渗透调节,原生质体粘连,培养条件和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在原生质体融合中,原生质体钝化是指经钝化后其存活率()。
    A

    接近于零

    B

    为零

    C

    不受影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什么叫植物原生质体?如何进行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


    正确答案: 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两亲本菌株的选择和遗传标记的制作(选择不同的营养缺陷型;原生质体的制备(高渗条件);原生质体再生(测定再生率);融合(PEG、离心沉淀、电脉冲等);融合子的检出(直接检出法和间接检出法);实用性菌株的筛选。

  • 第14题:

    植物原生质体融合


    正确答案: 脱壁植物细胞通过物理、化学等因子的诱导,两个原生质体合并在一起形成融合细胞的过程。

  • 第15题:

    影响原生质体培养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原生质体培养的程序。


    正确答案: (1)原生质体的活力
    (2)原生质体起始密度
    (3)细胞壁再生速度
    (4)培养基营养
    (5)培养条件
    (6)供试材料的基因型和生理状态
    原生质体分离——原生质体纯化——原生质体培养——原生质体胞壁再生——细胞团形成——器官形成、植株再生。

  • 第16题:

    简述原生质体融合的一般步骤。


    正确答案: 1、菌丝体培养;
    2、原生质体制备:洗涤,酶解,离心洗涤,测定;
    3、原生质体的再生;
    4、融合;
    5、钝化: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原生质体,使其成活率在10-5-10-6

  • 第17题:

    Protoplast fusion(原生质体融合)


    正确答案: 用酶分别酶解两个两个出发菌株的细胞壁,在高渗环境中释放出原生质,将他们混合,在助溶剂或电场作用下使他们互相凝聚,发生细胞融合,实现遗传重组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原生质体融合的一般步骤。

    正确答案: 1、菌丝体培养;
    2、原生质体制备:洗涤,酶解,离心洗涤,测定;
    3、原生质体的再生;
    4、融合;
    5、钝化: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原生质体,使其成活率在10-5-10-6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有(),(),(),()。

    正确答案: 菌种特性,原生质体制备条件,再生培养基成分,再生培养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原生质体融合的因素

    正确答案: 1)、原生质体的质量
    2)、融合方法
    3)、融合参数
    4)、融合体的类型
    影响PEG融合率的因素主要有:PEG的相对分子质量、纯度、浓度、处理时间、原生质体的生理状况和密度等。
    影响电融合的因素主要有:原生质体的密度,融合液的成分,电极的材料和间距,交变电场强度,直流脉冲的强度、宽幅及次数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一般程序包括()、()、原生质体的再生和融合子的筛选。

    正确答案: 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生质体的融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原生质体融合。

    正确答案: 通过酶解作用将两个亲株的细胞壁去除,在高渗透条件下释放出只有原生质膜包被着球状原生质体。然后将两个亲株的原生质体在高渗条件下混合,使它们相互凝集,通过细胞质融合,促使两套基因组之间的接触、交换、遗传重组,在适宜条件下使细胞壁再生,在再生的细胞中获得重组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原生质体培养有哪些常用方法?用哪些方法可以实现原生质体融合?

    正确答案: 培养方法可以分为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两大类,后来又由此派生出一些不同形式的原生质体培养方法。常用的有液体浅层培养法、固体平板法、悬滴培养法等。
    原生质体融合有自发融合、诱导融合。其中诱导融合的方法有:硝酸钠法、多聚化合物法、高pH高Ca++法、聚乙二醇法、还有电融合等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