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是对他()半生的总结之语。
第1题:
苏轼66岁在真州,作《自题金山画像》诗。暴病,止於常州。这一首自题诗,道尽自己坎坷一生,但是仍然表达出自己豪放的性格,他觉得自己在政治生涯里,引以为自豪做出政绩的地方是黄州、儋州和()。
第2题:
是天地之委形也;(),是天地之委和也;(),是天地之委顺也;(),是天地之委蜕也。
第3题: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是()对自己境况的真实写照。
第4题:
翻译:孟子少时,东家杀猪,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猪何为?”母曰“欲唆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合怀妊是于,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卖东家邻脉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第5题:
各寺院以及各家庭现在所供奉之诸佛菩萨之画刻诸像,以凡眼观瞻似多是妇女身,但是依据经典分明在西方佛土无女性者,其画刻妇女身之由来如何?
第6题: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第7题:
第8题:
心主神志
心主身之血脉
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心者,生之木
心为火脏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认为“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第14题:
众生是原有或缘生?如系原有不合缘生之原则,如系缘生,先有会造业之众生乎?先感业果报而成为众生乎?如系前者清净之众生为何会造业?如系后者已先无自己为何造业,岂能别人之业我们会感果报?是则太冤枉,如系自生他生共生缘生,那么众生不断被创造出来乎,似均不是,可能会被老师骂为世间见,但被莲友问,无法解答。
第15题:
苏轼在去世前两个月写诗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儋州”。
第16题:
前人评价苏轼说:“文人之所能,苏轼皆能;()”
第17题:
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评的是()
第18题:
惠州
梅州
杭州
潮州
第19题:
第20题: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桂枝香•金陵怀古》
《六国论》
《自题金山画像》
第21题:
苏澈
韩愈
苏轼
欧阳修
第22题:
韩愈
苏东坡
张九龄
包拯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