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建筑火灾中热烟气的危害性主要反应反映在毒害性、减光性和恐怖性。前两者给人生理作用,后者给人心理作用。
毒害性-主要体现在缺氧、有毒气体、悬浮微粒和高温对人的危害。
减光性-火灾中烟粒子对可见光不透明,对光线有遮蔽作用,降低可见度,妨碍疏散和救援。
恐怖性-建筑发生火灾,特别是轰然时,烈火和浓烟造成人员恐慌,加之毒害性和减光性的综合影响,使人失去活动能力或丧失理智,惊惶失措,导致死亡。
更多“简要说明建筑火灾热烟气的危害性。”相关问题
  • 第1题:

    大量火场实践表明,建筑火灾即将发生轰燃之前可能会出现以下征兆( )。


    A.室内顶棚的热烟气层开始出现火焰
    B.热烟气从门窗口上部喷出,并出现滚燃现象
    C.热烟气层突然下降且距离地面很近
    D.室内温度突然上升
    E.房间墙体开始开裂

    答案:A,B,C,D
    解析:
    轰燃的典型征兆。大量火场实践表明,建筑火灾即将发生轰燃之前可能会出现以下征兆:一是室内顶棚的热烟气层开始出现火焰;二是热烟气从门窗口上部喷出,并出现滚燃现象;三是热烟气层突然下降且距离地面很近;四是室内温度突然上升。

  • 第2题: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简要说明了一种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防烟的目的是防止火灾蔓延和扑灭火灾,排烟的目的是将火灾产生的烟气及时予以排除,防止烟气扩散,以确保建筑内人员的顺利疏散。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简要说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中生产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


    正确答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中,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等5类。
    使用或生产下列物质的生产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
    1)闪点<28℃ 的液体 ;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氢气站、乙炔站;
    3)常温下的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黄磷制备厂 ;
    4)常温下受到水或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金属钠;
    5)遇酸、受热、撞击、磨擦、催化以及遇有有机物或硫酸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氯酸钠,过氧化钠;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赤磷;
    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自身自燃点的生产。
    使用或生产下列物质的生产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
    1)闪点≥28℃ 且<60℃的液体 ;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一氧化碳、氨压缩机室;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厂房;
    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硫磺回收厂 ;
    5)助燃气体,氧气站,空分厂 ;
    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60℃的液体雾滴。煤粉厂房、铝粉、活性炭、亚麻厂的除尘器。
    使用或生产下列物质的生产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
    1)闪点≥60℃的液体 ;
    2)可燃固体 木工厂房、谷物、卷烟
    使用或生产下列物质的生产属于丁类火灾危险性:
    1)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热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金属冶炼、铸造、热处理
    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锅炉房
    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属于戊类火灾危险性:如制砖、石棉、卷扬机室。

  • 第5题:

    导致高层建筑火灾烟气快速蔓延的主要因素包括()。

    • A、热浮力
    • B、建筑物的高度
    • C、风压
    • D、建筑物的楼层面积
    • E、建筑的室内外温度

    正确答案:A,C,E

  • 第6题:

    ()是利用火灾火产生的热烟气流的浮力作用和室外风力作用使烟气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至室外的排烟方式。

    • A、手动排烟
    • B、气动排烟
    • C、自然排烟
    • D、机械排烟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建筑中火灾烟气扩散流动的驱动力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烟囱效应
    2、高温烟气的浮力
    3、烟气的膨胀力
    4、外界风的影晌
    5、通风空调系统的影晌
    6、电梯的活塞效应

  • 第8题:

    单选题
    烟气的危害性有多种,( )不属于烟气的危害性。
    A

    毒害性

    B

    减光性

    C

    扩散性

    D

    恐怖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要说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中生产场所火灾危险性分类。

    正确答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中,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等5类。
    使用或生产下列物质的生产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
    1)闪点<28℃ 的液体 ;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氢气站、乙炔站;
    3)常温下的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黄磷制备厂 ;
    4)常温下受到水或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金属钠;
    5)遇酸、受热、撞击、磨擦、催化以及遇有有机物或硫酸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氯酸钠,过氧化钠;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赤磷;
    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自身自燃点的生产。
    使用或生产下列物质的生产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
    1)闪点≥28℃ 且<60℃的液体 ;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一氧化碳、氨压缩机室;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厂房;
    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硫磺回收厂 ;
    5)助燃气体,氧气站,空分厂 ;
    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60℃的液体雾滴。煤粉厂房、铝粉、活性炭、亚麻厂的除尘器。
    使用或生产下列物质的生产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
    1)闪点≥60℃的液体 ;
    2)可燃固体 木工厂房、谷物、卷烟
    使用或生产下列物质的生产属于丁类火灾危险性:
    1)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热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金属冶炼、铸造、热处理
    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锅炉房
    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属于戊类火灾危险性:如制砖、石棉、卷扬机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建筑火灾中烟气的危害性表现在对()的危害、对()和()的危害。

    正确答案: 人体,疏散,扑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火灾烟气流动的热阻效应

    正确答案: 隧道常规通风要求风速应大子2m/s。在火灾烟气流经的隧道中,由于空气流温度的升高和燃烧生成物的加入,高温烟气体积会迅速膨胀而使隧道中通风阻力增加,这种现象称为热阻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火灾烟气的危害性。

    正确答案: 烟气对于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烟气的毒性、烟气的高温危害、烟气的减光性三个方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轰燃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 )方面。

    A.热烟气层突然下降且距离地面很近
    B.增加了火灾扑灭难度
    C.对人员疏散逃生危害大
    D.导致建筑坍塌
    E.易加速火势蔓延

    答案:B,C,D,E
    解析:
    轰燃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易加速火势蔓延;2能导致建筑坍塌;3对人员疏散逃生危害大;4增加了火灾扑灭难度。选项A是轰燃的典型征兆之一。

  • 第14题:

    简述火灾烟气流动的热阻效应


    正确答案: 隧道常规通风要求风速应大子2m/s。在火灾烟气流经的隧道中,由于空气流温度的升高和燃烧生成物的加入,高温烟气体积会迅速膨胀而使隧道中通风阻力增加,这种现象称为热阻效应

  • 第15题:

    简述火灾烟气的危害性。


    正确答案:烟气对于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烟气的毒性、烟气的高温危害、烟气的减光性三个方面。

  • 第16题:

    建筑内的()是火灾烟气和火灾蔓延的通道之一,在火灾时极易产生烟囱效应。

    • A、中庭 
    • B、电梯井和管道井 
    • C、变形缝 
    • D、建筑幕墙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人员的耐受性指标,是计算危险来临时间(ASET)时应考虑火灾时建筑物内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包括()和烟气毒性。

    • A、湿度
    • B、能见度
    • C、对流热
    • D、热辐射
    • E、烟气层流向

    正确答案:B,C,D

  • 第18题:

    建筑火灾中烟气的危害性表现在对()的危害、对()和()的危害。


    正确答案:人体;疏散;扑救

  • 第19题:

    不属于火灾烟气的危害()。

    • A、火灾烟气的毒害性
    • B、烟气抑制火灾蔓延
    • C、火灾烟气的减光性
    • D、火灾烟气的恐怖性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填空题
    ()是火灾使人致命的主要原因。烟气具有的危害性包括:()、()、()、()、()、()。

    正确答案: 烟气,缺氧、窒息作用,毒性、刺激性及腐蚀性作用,烟气的减光性,烟气的爆炸性,烟气的恐怖性,热损伤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不属于火灾烟气的危害()。
    A

    火灾烟气的毒害性

    B

    烟气抑制火灾蔓延

    C

    火灾烟气的减光性

    D

    火灾烟气的恐怖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要说明建筑火灾热烟气的危害性。

    正确答案: 建筑火灾中热烟气的危害性主要反应反映在毒害性、减光性和恐怖性。前两者给人生理作用,后者给人心理作用。
    毒害性-主要体现在缺氧、有毒气体、悬浮微粒和高温对人的危害。
    减光性-火灾中烟粒子对可见光不透明,对光线有遮蔽作用,降低可见度,妨碍疏散和救援。
    恐怖性-建筑发生火灾,特别是轰然时,烈火和浓烟造成人员恐慌,加之毒害性和减光性的综合影响,使人失去活动能力或丧失理智,惊惶失措,导致死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防烟的目的是防止火灾蔓延和扑灭火灾,排烟的目的是将火灾产生的烟气及时予以排除,防止烟气扩散,以确保建筑内人员的顺利疏散。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