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C,E
解析:
建筑物内火灾蔓延主要是通过热传播进行的,其形式与起火点、建筑材料、物质的燃烧性能和可燃物的数量等因素有关。在火场上燃烧物质所放出的热能,通常是以传导、辐射和对流三种方式传播,并影响火势蔓延扩大,选项A正确。当建筑物内外的温度不同时,室内外空气的密度随之出现差别,这将引发浮力驱动的流动;如果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则室内空气将发生向上运动,建筑物越高,这种流动越强;竖井是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场合,在竖井中,由于浮力作用产生的气体运动十分显著,通常称这种现象为烟囱效应;在火灾过程中,烟囱效应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选项C、E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E。
更多“(2016真题)导致高层建筑火灾烟气快速蔓延的主要因素包括( )”相关问题
  • 第1题: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之一就是火势蔓延快、危害严重。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烟气的水平方向扩散速度为()m/s。

    A.0.5~2

    B.0.5~3

    C.1~3

    D.1~5


    正确答案:B

  • 第2题:

    (2019年真题)影响灭火器配置数量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B.建筑的使用性质
    C.火灾蔓延速度
    D.火灾扑救难易程度

    答案:A
    解析:
    P430-435
    灭火器配置数量与计算单元内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和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有关。 计算单元内最小需配灭火级别与修正系数、计算单元面积和火灾场所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有关。
    火灾场所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由配置场所危险等级决定,而火灾危险场所等级由其使用性质、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决定。故本题A选项说法不正确

  • 第3题:

    火风压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答案:错
    解析:
    烟囱效应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 第4题:

    建筑内的管道和管道井是火灾烟气和火灾蔓延的通道之一,在火灾时极易产生()效应。

    • A、蔓延
    • B、烟囱
    • C、隔热
    • D、封堵

    正确答案:B

  • 第5题:

    高层建筑火灾垂直蔓延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正确答案:(1)各类竖向管道井通道;
    (2)楼梯间、电梯井通道;
    (3)外墙窗口;
    (4)玻璃幕墙与楼板间的伸缩缝;
    (5)楼板缝隙、穿管孔洞等。

  • 第6题:

    设计目标常见的生命安全判定标准包括()。

    • A、热效应
    • B、火灾蔓延
    • C、烟气损害
    • D、毒性
    • E、能见度

    正确答案:A,D,E

  • 第7题:

    在火灾过程中,()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中)

    • A、烟囱效应
    • B、火风压
    • C、孔洞蔓延
    • D、水平蔓延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之一就是火势蔓延快、危害严重。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烟气的水平方向扩散速度为()m/s。

    • A、0.5~2
    • B、0.5~3
    • C、1~3
    • D、1~5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发生火灾时,造成高层建筑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是(  )。
    A

    烟囱效应

    B

    外界风的作用

    C

    通风空调系统

    D

    火风压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之一就是火势蔓延快、危害严重。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烟气的水平方向扩散速度为()m/s。
    A

    0.5~2

    B

    0.5~3

    C

    1~3

    D

    1~5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建筑内的管道和管道井是火灾烟气和火灾蔓延的通道之一,在火灾时极易产生()效应。
    A

    蔓延

    B

    烟囱

    C

    隔热

    D

    封堵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防烟的目的是防止火灾蔓延和扑灭火灾,排烟的目的是将火灾产生的烟气及时予以排除,防止烟气扩散,以确保建筑内人员的顺利疏散。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流动的方向通常是火势蔓延的一个主要方向。下列关于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说法中正确的是( )。(中)

    A.烟气在水平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小于在垂直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楼梯间或管道竖井中的烟气上升流动速度最小
    B.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最主要的烟气流动扩散路线是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
    C.火风压是指起火房间内由于压力上升,气体迅速膨胀,对楼板和墙壁形成的压力
    D.外界风的存在可在建筑物的周围产生压力分布,背风侧产生较高滞止压力,增强建筑内的烟气向下风向的流动
    E.室内烟气蔓延的途径包括孔洞开口蔓延、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闷顶内蔓延

    答案:B,E
    解析:
    2020版教材P 23
    最主要的一条: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 建筑内墙门窗、 楼梯间、竖井管道、穿墙管线、闷顶以及外墙面开口等成为烟气蔓延的主要途径。
    选硕A,楼梯间或管道竖井中的烟气上升流动速度最大,故A错误;选项C选项C应为“由于温度上升”,故C错误;选项D,应为“迎风侧产生较高滞止压力”,故D错误。

  • 第14题:

    在火灾过程中,( )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A.火风压
    B.烟囱效应
    C.外界风
    D.水平蔓延

    答案:B
    解析:
    竖井中的烟气流动蔓延。经测试,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火灾烟气在竖井中的上升运动十分显著,流动蔓延速度可达6~8m/s,甚至更快。因此,烟囱效应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 第15题:

    在火灾过程中,()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 A、烟囱效应
    • B、火风压
    • C、孔洞蔓延
    • D、水平蔓延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防烟的目的是防止火灾蔓延和扑灭火灾,排烟的目的是将火灾产生的烟气及时予以排除,防止烟气扩散,以确保建筑内人员的顺利疏散。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如何选择堵截火势蔓延的水枪阵地?


    正确答案:(1)堵截着火层火势蔓延的水枪阵地通常选择在着火房间的门口、窗口,着火区域的楼梯口,有蔓延可能的吊顶处;
    (2)堵截着火层上部火势蔓延的水枪阵地一般选择在楼梯口,电梯前室、楼板孔洞处,有火势窜入危险的窗口,电缆、管道的竖向管井处;
    (3)堵截着火层下部火灾蔓延的水枪阵地主要选择在与着火层相连的各开口部位和竖向管井处,重点防止掉落的燃烧物或向下沉降的烟气引燃下部可燃物。

  • 第18题:

    导致高层建筑火灾烟气快速蔓延的主要因素包括()。

    • A、热浮力
    • B、建筑物的高度
    • C、风压
    • D、建筑物的楼层面积
    • E、建筑的室内外温度

    正确答案:A,C,E

  • 第19题:

    不属于火灾烟气的危害()。

    • A、火灾烟气的毒害性
    • B、烟气抑制火灾蔓延
    • C、火灾烟气的减光性
    • D、火灾烟气的恐怖性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在火灾过程中,()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中)
    A

    烟囱效应

    B

    火风压

    C

    孔洞蔓延

    D

    水平蔓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不属于火灾烟气的危害()。
    A

    火灾烟气的毒害性

    B

    烟气抑制火灾蔓延

    C

    火灾烟气的减光性

    D

    火灾烟气的恐怖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火灾过程中,()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A

    烟囱效应

    B

    火风压

    C

    孔洞蔓延

    D

    水平蔓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烟囱效应。烟囱效应是建筑火灾中竖向烟气流动的主要因素,烟气蔓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烟囱效应,在正向烟囱效应的影响下,空气流动能够促使烟气从火区上升很大高度。所以本题答案为A。

  • 第23题:

    单选题
    在火灾过程中,(    )是造成烟气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A

    烟囱效应

    B

    火风压

    C

    外界风的作用

    D

    建筑结构


    正确答案: 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