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蕴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第1题:
长期以来,从事盐业生产的人们在实践中总结积累了许多天气谚语,对搞好原盐生产起了很大多用,以下谚语中属于以云报晴雨的是()。
第2题:
长期以来,从事盐业生产的人们在实践中总结积累了许多天气谚语,对搞好原盐生产起了很大多用,以下谚语中属于以日、月、星报雨的是()。
第3题:
下列对谚语和诗句与所蕴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③吐故纳新,革故鼎新——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第4题:
《和尚之喻》围绕着民间流传的谚语是()。
第5题:
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①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矛盾双方相互依存②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④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6题:
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引用俄罗斯谚语“大船必能航”和中国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形容不断发展的中俄关系。下列各项与上述谚语和诗句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第7题:
《和尚之喻》是围绕着民间流传的何种谚语展开叙述的?()
第8题:
第9题:
①④
②④
①③
②③
第10题:
①②③
①②
①③④
②③④
第11题:
①②
③④
①③
②③
第12题:
幽默有趣,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既有传承又有变异
修辞手法多种多样
方言谚语占有一定比例
第13题:
敦煌发现的藏文文献中有一部谚语,它叫()。
第14题:
谚语的特点是()。谚语形式上的三特点,还有内容上的特点。
第15题:
河北农村流传的表述农民传统婚姻观念的谚语“休前妻,毁稚苗,后悔到老”,在内容的类型上可归为()。
第16题:
什么是谚语?谚语有什么特点?谚语的分类?
第17题:
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各项对应准确的是()①积羽沉舟,群轻折轴——量变必然引起质变②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③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主要矛盾决定着其他矛盾的存在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18题:
下列对俗语、谚语和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第19题:
①④
①③
②③
②④
第20题:
风土谚语
生活谚语
自然谚语
社会谚语
第21题:
①②③
①②④
①③④
②③④
第22题:
和尚常用的谚语
有关和尚的谚语
赞扬和尚的谚语
讽刺和尚的谚语
第23题: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