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α节律的频率与年龄密切相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15岁时α节律的频率接近成人水平B 60岁以后α节律变慢C 成人α节律的主频段在9~11HzD 3岁左右出现最初的α节律E 婴儿期枕导α节律基本形成

题目
单选题
α节律的频率与年龄密切相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15岁时α节律的频率接近成人水平

B

60岁以后α节律变慢

C

成人α节律的主频段在9~11Hz

D

3岁左右出现最初的α节律

E

婴儿期枕导α节律基本形成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α节律的频率与年龄密切相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15岁时α节律的频率接近成人水平B 60岁以后α节律变慢C 成人α节律的主频段在9~11HzD 3岁左右出现最初的α节律E 婴儿期枕导α节律基本形成”相关问题
  • 第1题:

    儿童正常脑电图的特征()

    • A、出生后第2个月或第3个月开始出现头后部节律性活动
    • B、最初为节律性δ波,渐被θ波替代,3岁时可见相当好的节律性的θ波
    • C、6岁以后α节律占优势,α波的频率亦增加
    • D、10岁以后形成稳定的aα节律
    • E、18岁以后形成稳定的α节律

    正确答案:A,B,C,D

  • 第2题:

    单选题
    α节律是分析脑电图背景活动最重要的指标,特征是(  )。
    A

    在同一个体同一记录中,α节律的频率变化范围在两侧半球的对应区域不应超过2Hz

    B

    α节律与智力水平、性格、个性相关

    C

    枕区α节律左右两侧波幅差可以超过30%。

    D

    睁眼对光和积极的精神活动可使α节律阻滞

    E

    在确定α节律时,α节律的频率比分布、部位及反应性更重要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在同一个体同一记录中,α节律的频率变化范围在两侧半球的对应区域不应超过0.5~1Hz。B项,α节律与脑功能状态及发育水平有关,与智力、人格或个性无关。C项,枕区α节律左右两侧波幅差不应超过30%。D项,α节律的突出特点是外界或内源性刺激可使波幅明显减低或消失,睁眼对光和积极的精神活动可使α节律阻滞或衰减。E项,在确定α节律时,部位和反应性比频率更重要。

  • 第3题:

    单选题
    α节律的频率接近成人水平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解析:
    10岁时α节律的频率接近成人水平,达到10Hz,但仍混有δ和θ波。

  • 第4题:

    单选题
    慢α变异型指的是(  )。
    A

    α节律频率为6~7Hz

    B

    α节律的频率为本人α波的1/2

    C

    α节律频率为7~8Hz

    D

    α节律频率为8~9Hz

    E

    α节律中夹杂大量慢波


    正确答案: E
    解析:
    慢α变异型指的α节律的频率为本人α波的1/2。

  • 第5题:

    单选题
    幼儿期(12~36个月)清醒期的脑电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2岁时枕区节律为7~8Hz

    B

    3岁左右后头部的基本节律是3~4Hz

    C

    后头部脑波的波幅较低

    D

    1岁以后后头部脑波基本节律由快θ变慢α

    E

    不同个体之间脑波频率变化不显著


    正确答案: D
    解析: 1岁以后后头部基本节律由较快的θ活动逐渐向慢α节律演变。

  • 第6题:

    单选题
    闪光刺激可引起正常人群节律同化,如果脑波频率等于刺激频率的倍数时,称为(  )。
    A

    谐波下节律同化

    B

    α节律同化

    C

    谐波节律同化

    D

    基本节律同化

    E

    β节律同化


    正确答案: E
    解析:
    谐波节律同化指刺激频率等于脑波频率的倍数,例如24Hz刺激引起12Hz脑电节律。而谐波下节律同化指5Hz刺激引起10Hz脑电节律(即脑波频率等于刺激频率的倍数)。

  • 第7题:

    单选题
    幼儿期(1~3岁)脑电图清醒期的演变规律是(  )。
    A

    闭眼脑波节律阻滞现象明显

    B

    3岁左右后头部的基本节律是3~4Hz

    C

    后头部脑波的波幅比较低

    D

    1岁以后后头部脑波基本节律由快θ变慢α

    E

    不同个体脑波频率的差异不显著


    正确答案: D
    解析:
    1岁以后后头部基本节律从较快的θ活动逐渐向慢α节律演变,2岁时枕区节律约6~7Hz左右,3岁以7~8Hzθ左右。

  • 第8题:

    单选题
    患者,男,11岁。VEEG监测可见在清醒睁眼背景活动状态下,双侧中央、中线中央导可见9~11Hz,20~70μV,负相成分尖而正相圆钝的弓形节律,左右间断性不对称(如图所示)。此节律是(  )。
    A

    κ节律

    B

    λ节律

    C

    α节律变异型

    D

    α节律

    E

    中央区μ节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清醒状态下,出现在一侧或双侧中央、中线中央区,频率在9~11Hz,30~80μV,负相成分尖而正相圆钝的弓形节律,称为中央区μ节律。

  • 第9题:

    单选题
    有关婴儿期脑电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5月龄左右,枕区的α活动频率在5Hz左右

    B

    12月龄,枕区节律达到6~7Hz

    C

    3月龄左右,枕区出现节律性的活动,频率在4Hz左右

    D

    2月龄左右,脑电图为广泛的2~3.5Hz的,50~100μV不规则慢波

    E

    枕区节律波与月龄无明显的相关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婴儿枕区节律波与月龄及脑成熟期相关。

  • 第10题:

    单选题
    在清醒状态下,健康成人脑电图的基本是()。
    A

    δ节律

    B

    β节律

    C

    α节律

    D

    θ节律

    E

    γ节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正常成人大脑放电的基本节律是()

    • A、a节律,频率8~13Hz,波幅20~100mV
    • B、b节律,频率14~30Hz,波幅5~20mV
    • C、4~7Hz的q波
    • D、0.5~3Hz的d波
    • E、少量的棘波、尖波、棘-慢波或尖-慢复合波

    正确答案:A,B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论述,错误的是()
    A

    在胃肠不收缩的情况下,也可记录到基本电节律

    B

    基本电节律的波幅和频率与平滑肌组织的种类无关

    C

    基本电节律起源于环行肌与纵行肌层之间的间质细胞

    D

    基本电节律的产生是肌源性的

    E

    动作电位是在基本电节律的基础上产生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单选题
    患者,男,25岁。头痛待查,VEEG监测中,清醒闭目状态下,双侧枕导可见9~11Hz,10~60μV的α节律。符合下列情况的是(  )。
    A

    节律紊乱

    B

    无节律活动

    C

    失节律

    D

    调节不良

    E

    节律失调


    正确答案: B
    解析:
    脑电图背景活动α节律的频率范围在同一次记录的一段时间内(如1~3秒内),同一部位的频率差不超过1Hz,两侧半球的对应区域内,不超过0.5Hz,否则为调节不良。

  • 第14题:

    单选题
    α节律的频率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出现最初的α节律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解析:
    α节律的频率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婴幼儿期枕区尚未形成α节律。一般在3岁左右出现最初的α节律。

  • 第15题:

    单选题
    脑电图的诱发试验,关于间断闪光刺激,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使α节律阻滞

    B

    当刺激频率接近枕区节律时,导致节律同化现象

    C

    闪光刺激器与患者鼻根的距离为50~60cm可调

    D

    直接兴奋枕叶初级视觉皮质

    E

    光肌源性反应为非病理性的


    正确答案: E
    解析:
    脑电图的诱发试验时,闪光刺激器与患者鼻根的距离为30cm。

  • 第16题:

    多选题
    儿童正常脑电图的特征( )
    A

    出生后第2个月或第3个月开始出现头后部节律性活动

    B

    最初为节律性δ波,渐被θ波替代,3岁时可见相当好的节律性的θ波

    C

    6岁以后α节律占优势,α波的频率亦增加

    D

    10岁以后形成稳定的aα节律

    E

    18岁以后形成稳定的α节律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患者,男,18岁。高考复习阶段,精神紧张,发作性头痛,在进行VEEG监测的同时复习数学试题。EEG可见在清醒睁眼背景活动状态下,双侧额、颞区出现频率在6~12Hz,10~40μV的波形。此节律是(  )。
    A

    κ节律

    B

    λ节律

    C

    θ节律

    D

    α节律

    E

    μ节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清醒状态下,在精神活动(心算或思考时),出现在额、颞区,频率在6~12Hz,10~40μV的波形,睁眼时不受阻滞,称为κ节律。

  • 第18题:

    单选题
    患者,女,18岁,难治性癫痫,长程VEEG监测。下图为觉醒闭目背景活动状态下,枕导可见低-中幅8~9Hz背景活动;各导可见阵发性持续2秒高幅2~3.5Hz慢波活动。符合该阵发性图形的描述是(  )。
    A

    δ节律

    B

    β节律

    C

    θ节律

    D

    κ节律

    E

    μ节律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觉醒闭目背景活动状态下,各导可见阵发性持续2秒高幅2~3.5Hz波活动,为δ节律。

  • 第19题:

    单选题
    下列描述α节律的特点,正确的是(  )。
    A

    清醒睁眼时出现

    B

    频率为8~13Hz

    C

    与智力水平有关

    D

    颞导优势

    E

    成人常低于30μV


    正确答案: B
    解析:
    AB两项,α节律是觉醒状态下出现在后头部的8~13Hz节律,闭眼及精神放松时容易出现;C项,α节律与脑功能状态及发育水平有关,与智力、人格或个性无关;DE两项,一般枕区电压最高,波幅可变动,成人平均波幅常低于50μ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