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我国北方城市某居住区项目。居住区总用地约65公顷,居住人口约1900人,居住户数约290户。居住区位于城市中心区的东南边缘。北侧是城市快速路,南侧有城市主干路,西侧有一条城市支路,东侧是一条国道。居住区公建设施分为两部分,一是靠近城市快速路一侧,另一部分位于整个居住区的中心位置。某城市居住示范小区详细规划如图1-16所示。 试对该方案进行评析。评析内容包括方案的问题及修改建议等。

题目
问答题
我国北方城市某居住区项目。居住区总用地约65公顷,居住人口约1900人,居住户数约290户。居住区位于城市中心区的东南边缘。北侧是城市快速路,南侧有城市主干路,西侧有一条城市支路,东侧是一条国道。居住区公建设施分为两部分,一是靠近城市快速路一侧,另一部分位于整个居住区的中心位置。某城市居住示范小区详细规划如图1-16所示。 试对该方案进行评析。评析内容包括方案的问题及修改建议等。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我国北方城市某居住区项目。居住区总用地约65公顷,居住人口约1900人,居住户数约290户。居住区位于城市中心区的东南边缘。北侧是城市快速路,南侧有城市主干路,西侧有一条城市支路,东侧是一条国道。居住区公建设施分为两部分,一是靠近城市快速路一侧,另一部分位于整个居住区的中心位置。某城市居住示范小区详细规划如图1-16所示。 试对该方案进行评析。评析内容包括方案的问题及修改建议等。”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图为某大城市开放性小区重建的两个规划方案。该规划用地24hm2,东北侧为城市次干路,西北、东南、西南侧为支路,相邻地块均为居住区。两个方案均满足控制性详细规划给定的基本条件。




    图1 方案一示意图与方案二示意图  【问题】从建筑布局、道路交通、公建设施、街道空间方面分别评析方案一和方案二各自的主要优缺点。


    答案:
    解析:
    方案一:
      (1)优点:①建筑布局与内部道路平行于周边路网,有利于衔接城市交通。并与城市肌理完全一致。
      ②公建设施布局于居住区内部,有利于对内服务。
      ③内部围合空间错落有致,易于形成不同的组团公共绿地和空间。
      (2)缺点:出现了大量非正南北向的住宅建筑,不利于日照条件满足。
      方案二:
      (1)优点:
      ①建筑基本为正南北向,有利于日照条件满足。
      ②沿城市道路形成了许多三角形开放空间,易于产生丰富的街道空间场所。
    (2)缺点:
     ①内部道路与城市路网系统斜交,不利于交通疏解,且有畸形四叉路口出现。
      ②公共设施位于局部形成的畸形地块,面积规模等不易有合理保证。

  • 第2题:

    我国北方城市某居住区项目。居住区总用地约65公顷,居住人口约1900人,居住户数约290户。居住区位于城市中心区的东南边缘。北侧是城市快速路,南侧有城市主干路,西侧有一条城市支路,东侧是一条国道。居住区公建设施分为两部分,一是靠近城市快速路一侧,另一部分位于整个居住区的中心位置。
    某城市居住示范小区详细规划如图1一22所示。
    试对该方案进行评析。评析内容包括方案的问题及修改建议等。


    答案:
    解析:
    1.主要问题:
    (1)交通组织不够合理,城市的中心区位于该居住区的西北方向,显然这个方向的交通流量(人、车)会较大。而该规划路网中,在城市北部快速路上没有道路出口,使区内机动车只能集中于该居住区西侧的城市支路上,或绕道东侧国道再转向市中心区,显然不合理。
    (2)道路网规划有问题,规划一路东端连接到了小区内的一条支路上,交通明显不畅。
    (3)居住区内绿地结构组织不明确,分布不均。
    (4)该项目位于我国北方某城市,但在布局中,靠近小区南侧城市主干路布置了较多的东西向住宅,使住宅的日照卫生条件大大降低。
    (5)小学学校布置位置过偏,不符合小学服务半径500 m的要求。
    (6)靠近城市快速路布置了居住区公共建筑,但公共建筑的布局与小区人流活动不一致,因此布局不合理,无法方便地使用。
    (7)小区内的一条景观轴线缺少与内部空间及外部环境的呼应,显得不够有生机。
    (8)方案中有几栋建筑超过160m的长度,不符合防火规范设计要求。
    2.修改意见:
    (1)在城市北部的城市快速路上至少增加一个道路出口。
    (2)规划一路东端应连接到城市快速路上。
    (3)应适当增加绿化用地面积,建议围绕中心湖区设置集中公共绿地,同时增加组团内的绿地。
    (4)靠近居住区南侧城市主干路的东西向住宅应调整为南北向,以保证住宅的日照条件。
    (5)应将小学学校调整到靠近中心湖周边的配套设施用地中,如中心湖北侧。
    (6)居住区公共建筑应调整到中心湖区附近。
    (7)景观轴线的位置及布置应重新考虑或取消。
    (8)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沿街建筑长度超过160 m时,应设不小于4mX4m的消防车通道,通道间距不大于80m。根据上述要求对三栋超过160m的住宅应调整设计。

  • 第3题:

    图3 为北方寒冷地区某城市一居住小区规划,基地面积含代征道路用地共计15.1 公顷。用地北侧为城市快速路,东侧为主干路,南侧为次干路,西侧为支路。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地段内配建幼儿园、小学各一座,以及一定数量的地区商业服务设施。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7。规划方案中,住宅层高2.7 米,层数见图面所示。经评审,该方案环境良好、市政设施齐备。



    某居住小区规划方案示意图
      【问题】
      试分析该方案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并简述其理由。


    答案:
    解析:
    该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①快速路边上不宜有商业,影响交通,也不安全。
      ②东入口离立交桥太近,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③不宜在主干道上设入口。
      ④小区没有人行入口,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⑤幼儿园的日照间距不够,且没有入口;幼儿园与水系直接相连,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⑥小学位置太偏,没有田径场,且与西边的停车场出入有干扰,影响安全。
      ⑦西侧沿支路超过150 米的高层应设消防车道,超过80 米的应设人形通道。
      ⑧作为北方的小区,小区路不满足敷设供热管道的要求,不符合相关规定。
      ⑨西北角的建筑日照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⑩西南入口距交叉口距离不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且因为正对折线,视线有遮挡,影响安全。
      ?正对丁字路口,影响安全。
      ?建筑整体布局凌乱,不美观,部分建筑通风采光不好。

  • 第4题:

     图3 为我国南方近郊的一块多边形用地,面积约80 公顷,周边为已建城市主、次干路,按照分区规划的要求,应将其规划为一个可容纳4.0 万人左右,分设为三个居住小区的居住区,并附设城市公共加油站一处(用地面积为1200m2)。
      规划设计人员据此,结合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分布、小区公建和住宅组团、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的综合布置进行研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居住区和小区主路的路网结构规划方案及城市公共加油站的选址方案。



    图3 某城市居住区规划示意图
      【问题】
      试评析该规划及选址方案的主要优缺点。(提示:不涉及道路宽度、断面形式和转弯半径)


    答案:
    解析:
    图4 为某市一个居住区组团规划方案,规划用地9 公顷,规划住宅户数800 户,人口约3000 人。该地块西、北临城市次干路,东南两侧为支路,在地块外西南角为现状行政办公用地。根据当地规划条件要求,住宅建筑均为5 层,层高2.8m,日照系数不少于1.4。该规划方案布置了12 幢住宅楼及物流管理和商业建筑,结合组团出入口安排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并有市政工程和环卫设施配套。

    {图}

    图4 规划方案示意图
     【问题】
      评析该方案,具体指出方案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 第5题: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技术标准,对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审核。以下不属于其主要审核的内容的是( )。

    A.居住区人防设施规划
    B.居住区空间环境
    C.居住区用地平衡指标
    D.住宅、公建、道路、绿地

    答案:A
    解析: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技术标准,对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审核。主要审核的内容是:①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②居住区用地平衡指标;③居住区规划布局;④居住区空间环境;⑤住宅、公建、道路、绿地。

  • 第6题:

    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其中R03属于居住区用地中的( )。

    A.住宅用地
    B.公建用地
    C.道路用地
    D.公共绿地

    答案:C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16年版)第3.0.1条规定,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应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其中居住区用地分为:住宅用地(R01)、公建用地(R02)、道路用地(R03)、公共绿地(R04)等四类。

  • 第7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居住区用地面积不包括( )。

    A.住宅用地
    B.配套设施用地
    C.城市道路用地
    D.生产绿地

    答案:D
    解析:
    生产绿地——公共绿地
    A.0.2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的屋顶绿地可计入绿地。
    2当绿地边界与城市道路临接时,应算至道路红线;当与居住街坊附属道路临接时,应算至路面边缘;当与建筑物临接时,应算至距房屋墙脚1.0m处;当与围墙、院墙临接时,应算至墙脚。
    3当集中绿地与城市道路临接时,应算至道路红线;当与居住街坊附属道路临接时,应算至距路面边缘1.0m处;当与建筑物临接时,应算至距房屋墙脚1.5m处。

  • 第8题: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技术标准,对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审核。以下不属于其主要审核的内容的是()

    A:居住区人防设施规划
    B:居住区空间环境
    C:居住区用地平衡指标
    D:住宅、公建、道路、绿地

    答案:A
    解析: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条件,以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技术标准,对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审核。主要审核的内容是:(1)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2)居住区用地平衡指标;(3)居住区规划布局;(4)居住区空间环境;(5)住宅、公建、道路、绿地。

  • 第9题:

    一般城市居住生活用地占城市总用地的()居住区绿地占城市居住区生活用地的()


    正确答案:50%左右;25-30%

  • 第10题:

    城市居住区规划用地中,居住区内的道路广场、停车场用地属于()用地。


    正确答案:道路

  • 第11题:

    城市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 )。

    • A、居住区、组团二级
    • B、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 C、小区、组团二级
    • D、居住区、小区二级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问答题
    图为我国南方近郊的一块多边形用地,面积约80公顷,周边为已建城市主,次干路,按照分区规划的要求,应将其规划为一个可容纳4.0万人左右,分设为三个居住小区的居住区,并附设城市公共加油站一处(用地面积为1200平方米)。 规划设计人员据此结合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分布,小区公建和住宅组团,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的综合布置进行研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居住区和小区主路的路网结构规划方案及城市公共加油站的选址。 试评析该规划及选址方案的主要优缺点。(提示:不涉及道路宽度,断面形式和转弯半径)

    正确答案: 1、居住区道路和小区主路结构清晰,主要走向顺应了城市主导风向,成为居住区良好的通风走廊。
    2、小区主路沟通了三个小区,联系方便。
    3、II号小区的二条主路不宜直接向城市主干路开口,且开口间距过近。
    4、小区主路不宜采用尽端式道路,且长度超过规定要求。
    5、城市公共加油站不宜没城市主干路及交叉口布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东北某市某小区,占地约25公顷,安排居住人口约9000人,小区北邻市区交通性主干路,西侧是城市生活性主干路及该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东侧为农村民房,南侧有一条河流通过。
    小区规划采用了组团小区的结构模式,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小区、八个组团、组团向心布置。
    某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如图2—22所示。

    试对该方案进行评价。


    答案:
    解析:
    1.方案优点:
    (1)该小区规划布局完整,结构清晰。
    (2)住宅的布置合理适用。
    (3)小区道路等级、结构清晰,交通组织基本合理。
    (4)小区在中心位置布置了一个大的绿地,又在每个组团中都保证一个小的绿化组团,绿地布置均匀,等级明确。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措施:
    (1)小区公共设施配置不完善。小区居住人口约9 000人,应配建小学、幼儿园,而方案中只配建了一所中学,因此应在中心绿地附近补上。
    (2)小区级公建配置设施位置不当,应布置在交通方便、人流集中、与小区居日常活动流向相符合的位置。本方案中应布置在中心绿地或湖后附近较合适。
    (3)小区北侧对城市主干开口过多(3个),其间距远远小于150 m,应保留中间位置小区主路开口,封闭小区支路在城市主干路上的开口。
    (4)北邻城市主干路的建筑过长,已超过160 m,中间设消防通道,显然不符合防火要求,应在中间位置加设不小于4mX4m的消防车通道,保证消防通道不小于80m。
    (5)小区南部通向河滨的路是一条尽端式道路,根据图中比例尺其长度已超过120 m,不符合居住小区道路规划要求,应将这条道路与小区东侧道路连起来,或缩短长度,并设不小于15mX15m的消防车回车场(兼做回车场)。
    (6)人工湖西侧有两栋多层住宅距离太近,小于6 m的防火距离要求。同样靠近小区南侧边缘的高层住宅间距也不满足高层之间13m的防火间距要求。必须加大其间的距离,满足防火要求。
    (7)小区南侧有一条河流,但小区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滨河绿地来设计小区的景观环境和绿化。可以通过借景手法、设置垂直于河滨的景观绿带与小区联系,为小区创造一个较好的景观环境。

  • 第14题:

     图4 为某平原城市拟开发建设的一个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居住区总用地约87 公顷,可容纳3.5 万人居住;居住区路网(含居住区外围道路)在经过与公共绿地、防护绿地、建筑及各类设施统一规划布局的相互调整后已经确定。



      【问题】
      试根据上述条件及图示:
      1.合理区分该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图中(含外围道路)所标注的各条道路的功能等级。
      2.合理区分并具体指出该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图中所标注的居住区级和小区级的商业服务中心。


    答案:
    解析:
    1.
      (1)该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图中,AC(AB+BC)、CE(CD+DE)、EG(EF+FG)、GA 为城市主干路,其中GA 可为城市快速道路;
      (2)DN、BF 为居住区级道路(城市次干路);
      (3)KL、LM、MJ、JK、JH 为小区级道路(城市支路)。
      2.
      11 为居住区商业服务中心;2、10、12 为小区商业服务中心。

  • 第15题:

    图2—11为我国南方某市近郊的一块多边形用地,面积约80公顷,周边为已建城市主、次干路。按照分区规划的要求,应将其规划为一个可容纳4.0万人左右、分设为三个居住小区的居住区,并附设城市公共加油站一处(用地面积为1200m2)。
    规划设计人员据此结合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分布,小区公建分布和住宅组团、绿地系统、道路系统等的综合布置进行研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居住区和小区主路的路网结构规划方案及城市公共加油站的选址。
    试评析该规划及选址方案的主要优缺点。(提示:不涉及道路宽度、断面型式和转弯半径)


    答案:
    解析:
    1.居住区道路和小区主路结构清晰,主要走向顺应了城市主导风向,成为居住区良好的通风走廊。
    2.小区主路沟通了三个小区,联系方便。
    3.小区Ⅱ的两条主路不宜直接向城市主干路开口,且开口间距过近。
    4.小区主路不宜采用尽端式道路,且长度超过规定要求。
    5.城市公共加油站不宜在城市主干路及交叉口布置。

  • 第16题:

    某城市居住示范小区详细规划如图2-1-5所示。居住区总用地约65 ha,居住人口约1 900 人,居住户数约290户。居住区位于城市中心区的东南边缘。北侧是城市快速路,南侧有城市主干路,西侧有一条城市支路,东侧是一条国道。居住区公建设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靠近城市快速路一侧,另一部分位于整个居住区的中心位置。
    试对该方案进行评析。评析内容包括方案的问题及修改建议等。


    答案:
    解析:
    1.主要问题如下。
    (1)交通组织不够合理,城市的中心区位于该居住区的西北方向,显然这个方向的交通流量(人、车)会较大。而该规划路网中,在城市北部快速路上没有道路出口,使区内机动车只能集中于该居住区西侧的城市支路上,或绕道东侧国道再转向市中心区,显然不合理。
    (2)道路网规划有问题,规划一路东端连接到了小区内的一条支路上,交通明显不畅。
    (3)居住区内绿地结构组织不明确,分布不均。
    (4)该项目位于我国北方某城市,但在布局中,靠近小区南侧城市主干路布置了较多的东西向住宅,使住宅的日照卫生条件大大降低。
    (5)小学学校布置位置过偏,不符合小学服务半径500 m的要求。
    (6)靠近城市快速路布置了居住区公共建筑,但公共建筑的布局与小区人流活动不一致,因此布局不合理,无法方便地使用。
    (7)小区内的一条景观轴线缺少与内部空间及外部环境的呼应,显得不够有生机。
    (8)方案中有几栋建筑超过160 m的长度,不符合防火规范设计要求。
    2.修改意见如下。
    (1)在城市北部的城市快速路上至少增加一个道路出口。
    (2)规划一路东端应连接到城市快速路上。
    (3)应适当增加绿化用地面积,建议围绕中心湖区设置集中公共绿地,同时增加组团内的绿地。
    (4)靠近居住区南侧城市主干路的东西向住宅应调整为南北向,以保证住宅的日照条件。
    (5)应将小学学校调整到靠近中心湖周边的配套设施用地中,如中心湖北侧。
    (6)居住区公共建筑应调整到中心湖区附近。
    (7)景观轴线的位置及布置应重新考虑或取消。
    (8)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沿街建筑长度超过160 m时,应设不小于4 m×4 m的消防车通道,通道间距不大于80 m。根据上述要求对三栋超过160 m的住宅应调整设计。

  • 第17题:

    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应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其居住区用地分为( )。

    A.住宅用地
    B.绿化用地
    C.道路用地
    D.公共绿地
    E.公建用地

    答案:A,C,D,E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16年版)第3.0.1条规定,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应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其中居住区用地分为:住宅用地(R01)、公建用地(R02)、道路用地(R03)、公共绿地(R04)等四类。

  • 第18题:

    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其中R03属于居住区用地中的( )。

    A:住宅用地
    B:公建用地
    C:道路用地
    D:公共绿地

    答案:C
    解析:

  • 第19题:

    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应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其居住区用地分为( )。

    A:住宅用地
    B:绿化用地
    C:道路用地
    D:公共绿地
    E:公建用地

    答案:A,C,D,E
    解析:

  • 第20题:

    城市型居住区和独立的工矿企业居住区的主要区别是:( )

    A.公建项目和定额指标
    B.居住对象
    C.建筑标准
    D.与城市中心的联系

    答案:A
    解析:
    按城乡区域范围不同的划分:①城市住区;②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的住区,这类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往往要兼为附近农村服务,因此,这类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和定额指标应比市内住区适当增加;③乡村住区。

  • 第21题: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

    • A、居住区、公共区、组团
    • B、居住区、小区、组团
    • C、住宅区、公共区、居住区
    • D、住宅区、小区、居住区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居住区(城市居住区)


    正确答案: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万-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较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 第23题:

    单选题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
    A

    居住区、公共区、组团

    B

    居住区、小区、组团

    C

    住宅区、公共区、居住区

    D

    住宅区、小区、居住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