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应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其居住区用地分为()。
第11题:
5-2%
3-8%
7.5-15%
20%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图所示为某市城区一个地块,面积为2 4 hm2,项目位于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内,性质为居住和公建,公建在地块东侧布置。地块内现状无保留建筑,建设总量控制为居住建筑面积2 2万m2,公建面积1 2万m2 。地块北侧为已建成的配套齐全的居住区,东南侧建设有城市公园,北侧和西侧临城市主、次干路。已给出的国有土地出让的规划条件:
(1)用地情况:用地面积和边界。
(2)土地使用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数量等。
(3)遵守事项:规划设计条件的时限;下一步需进行规划方案编制。
(4)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和规定要求。
【问题】
请补充规划条件。
补充规划设计条件:
(1)补充建筑高度、绿地率要求。
(2)补充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要求。
(3)补充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相关规划建设要求。
(4)补充项目在对东南侧城市公园和沿城市主、次干路街景的景观设计要求。
(5)补充规划用地的交通出入口位置要求。
【解析】
从已给出的规划条件来看,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数量等指标,则该项目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补充用地出入口位置、建筑限高、绿地率等条件。因地块位于保护区内,补充历史文化保护区相关要求,如建筑风貌、色彩等,补充对保留建筑的要求。规划条件制定,参考《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注意与公园、城市道路、现状居住区的关系,对公建配套提出要求,考虑景观延续。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某村为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村。该村位于城市边缘,所处地区由于城市整体生态环境需要而规划为限制建设区。村庄现状总人口1 9 0 0人,村域总面积1. 8km2。建设目标:建设成果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环境整洁的新农村,规划村庄建设用地面积39hm2。村庄西、南侧邻城市道路,根据上位规划要求预留了路侧绿化隔离带。村东南角现状是一处弃置地,在村委会要求下,为发展该村经济,规划为村办企业用地。村庄南部保留一所与令村共用的小学。村庄西南的商业用地为该村现状的一家餐厅。
图3为该村村庄用地规划方案图。
【问题】
试分析该村庄用地规划中的不妥之处。
1.人均建设用地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2)位于限建区内,弃置地不应改为工业用地,可结合城市整体生态环境需要发展适当的生态绿化产业,并应按规定留出相应的道路绿化隔离带。
(3)村西侧的南北向道路不应形成错口,应调直。
(4)村委会位置较偏,为便于管理和方便村民办事应安排在村庄中心,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
(5)应安排托幼用地、文化活动站、卫生所等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6)高压线穿过建设区应设置防护绿带。
【解析】
按照前述介绍的村庄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村庄规划方案评析的题目应主要从人口及产业发展,用地布局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市政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绿化景观规划,防灾及安全等方面来考虑。结合此题题面内容,首先说明“该村位于城市边缘,所处地区由于城市整体生态环境需要而规划为限制建设区”,因此不应随意扩大建设用地。而题目中又提到“村东南角现状是一处弃置地,在村委会要求下,为发展该村经济,规划为村办企业用地”。我们从图画上看该村的工业生产用地主要位于村庄北侧,而且已经具有相对较大规模,因此村东南角现状弃置地不应扩大村办工业用地,可结合城市整体生态环境需要发展适当的生态绿化产业,成为城市整体生态绿化的一部分。
其次,由题目中铪出的“村庄现状总人口1 900人,村域总面积1.8km2时,规划村庄建设用地面积39hm2”,经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人均建设用地达到205m2/人。而国家规定人均用地标准上限为150m2/人,显然是超出国家标准了。再次,仔细从题目中关于道路交通规划,市政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内容中,还能看到一些问题,比如村西侧的南北向道路形成错口,在道路规划上是不合理的;村委会位置较偏,不便于管理和村民办事,缺少托幼用地、文化活动站、卫生所等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这些都是在村庄规划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村庄东北侧有一条高压线穿过建设区,而没有设置防护带。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道题的答案。
第20题:
第21题:
1993年我国规定,居住区公共绿地面积应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居住小区公共绿地面积应占居住小区总用地面积的(),组团公共绿地面积应占组团总用地面积的()
第22题:
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在居住小区用地构成中,下列各项用地指标错误的是( )。
第23题:
住宅用地(R01)55%~65%
公建用地(R02)12%~22%
道路用地(R03)9%~17%
公共绿地(R0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