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产能
正常产能
实际产能
最低产能
第1题:
在确定下一年的间接费用分摊率,一个公司希望关注生产能力,而不是产品的产出需求。为了获得一个现实的分摊率,标准作业水平应该基于()。
第2题:
企业在计划年度内实际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称为()。
第3题:
一个公司在确定明年的间接费用分摊率时期望关注于生产产能而不是产品的需求量。为了得到一个可行的分摊率,分母作业水平应该基于()
第4题:
设备生产能力法是指主要生产设备在原料、动力和人员等正常运转下产出的能力。可分为()。
第5题:
设计生产能力
设备最大生产能力
设备满负荷生产能力
设备理论生产能力
实际生产能力
第6题:
实际产程
最大产能
正常产能
总预算产能
第7题:
利用库存调节生产能力
变动生产时间调节生产能力
利用外部资源增加生产能力
利用转移资源调节生产能力
第8题:
工序生产能力反映了工序生产效率的相对指标
流程生产能力是系统单位时间的平均产出
流程生产能力是反映了流程运行效率的相对指标
在连续生产加工过程中流程生产能力等于最大工序生产能力
第9题:
实际产能,使用完全产能对组织一直是有利的
理论产能,它没有提供最好的产能分析,并导致分摊给单位产品的间接费用分摊更低,扭曲了分摊的成本
理论产能,使用完全产能对组织一直是有利的
实际产能,它提供了最好的产能分析,并导致分摊给单位产品的间接费用分摊更低,扭曲了分摊的成本。考虑了生产部门不能控制的因素
第10题:
跟单员不需要懂得计算企业的产能计算
理想产能是假定所有的机器设备完好,工人一天24小时上班,期间没有任何停机时间的理想状态生产能力
计划产能计算根据企业每周实际工作天数、排定的班次及每班次员工工作时间来确定
有效产能是以计划产能为基础,减去因停机和产品不合格率所造成标准工时损失。产品不合格的损失,包括可避免和不可避免的报废品的直接工时
第11题:
若以工时表现的正常生产能力等于实际产量应耗的标准小时数,则不会发生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若以工时表现的正常生产能力大于实际产量应耗的标准小时数,则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为不利差异
若以工时表现的正常生产能力小于实际产量应耗的标准小时数,则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为有利差异
若以工时表现的正常生产能力小于实际产量应耗的标准小时数,则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为不利差异
若以工时表现的正常生产能力大于实际产量应耗的标准小时数,则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为有利差异
第12题:
选择实际产能作为分母所得到的净利润要比使用总预算产能所得到的净利润要低
选择正常产能作为分母所得到的净利润要比使用其它产能量所得到的净利润都低
选择总预算产能作为分母所得到的净利润比使用理论产能所得到的净利润要低
选择实际产能作为分母所得到的净利润要比使用正常产能所得到的净利润要高
第13题:
平均单位综合生产能力投资是综合分析()的指标。
第14题:
以下哪项属于瓶颈的特征()
第15题:
间接费用分摊率的分母可以基于几种生产产能之一,以下哪种可以使期望的间接费用分摊过度或分摊不足最小?()
第16题:
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第17题:
为使产出最大,必须确保有一个产能最弱的环节,其他环节有足够的保护产能,以保证产能的流畅
为使产出最大,必须确保有一个产能最强的环节,其他环节有足够的保护产能,以保证产能的流畅
为使产出最大,必须持续调节确保各环节产能强弱力求均衡,各环节产能得以最大充分利用
为使产出最大,不应随意调节各环节产能的强弱,而应有效控制瓶颈环节的成本支出,使其最低化
第18题:
可用产能超过需要的产能
需要的产能超过可用产能
实际产能超过需要的产能
可用产能超过产量
第19题:
理论产量
期望产量
正常产量
实际产量
第20题:
实际产能
最大产能
正常产能
总预算(期望年度)产能
第21题:
产能计划是指确定企业所需的生产能力以满足其产品不断变化的需求的过程
对产能计划而言,“产能”是指企业在指定时间内能够完成的最大工作量
产能计划的目标是使得企业产能与客户需求之间的差异最小化
产能计划的类型包括领先策略和滞后策略、货源策略
第22题:
设计生产能力
规划生产能力
查定生产能力
计划生产能力
第23题:
最大生产能力
最小生产能力
设计生产能力
平均生产能力